异被赤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异被赤车·植物种中文名:异被赤车

种拉丁名:Pellionia heteroloba Wedd.

科中文名:荨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属中文名:赤车属

属拉丁名:Pellionia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部及南部,广西,广东,台湾。

国外分布:越南北部,印度,锡金有分布。

海 拔:1000-2700

英文植物志:5:126

异被赤车·中药材·版本一【药 名】:异被赤车

【拼 音】:YIBEICHICHE

【来 源】:为荨麻科植物异被赤车的全草。

【功 效】:消食导滞。

【主 治】:可用治消化不良诸症。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六耳零(广西)

【拉丁名】:Pellionia hetero-loba Wedd

【考 证】: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含有鞣酸、苹果酸、内酯及糖类。

异被赤车·中药材·版本二【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

【拼音名】Yì Bèi Chì Chē

【别名】六耳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异被赤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heteroloba Wedd.[P grif-fithiana Wedd.;Elatostema griffithianum(Wedd.) H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近基部卧地,通常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8mm,无毛;托叶钻形;叶片草质斜长圆形、斜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8-15cm,宽2.5-5.7cm,先端骤尖或渐尖,基部在狭侧钝或浅心形,在宽侧耳形,边缘下部全缘,钟乳体不明显;侧脉在狭侧约例条,在宽侧6-7条,或为半离基三出脉。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有长梗,宽1-4.5cm;花序梗长1-9cm;苞片狭披外形至条形;雄花花被片5,下部合生,雄蕊5。雌花序有梗,有密集的花;花序梗长5-15mm;苞片狭三角形至条形;雌花花被片4-5,有1-2枚较大,狭披针形。瘦果狭椭圆球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冬季至春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地林下、石上或溪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解毒敛疮。主消化不良;浮肿;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5~15g。外用:适量,油浸涂搽。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消化不良、浮肿,烧烫伤。

【摘录】《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