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槟榔
植物名称:大山槟榔
拉丁文名:Pinanga salicifolia
科 属:棕榈科、山槟榔属。
产地分布:原产于婆罗洲雨林中,现东南亚各地均有栽培。我国有少量引进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茎干纤细,圆柱形,栗褐色,高约2米,直径2-3厘米,节间长4-15厘米,叶二态,幼时叶片大而薄,长大后羽状全裂,叶轴背面具灰白色鳞片,每叶有3-6对小叶(裂片),小叶剑状披针形,但也有的个体仍保持幼时叶片形态,肉穗花序下垂,生于叶鞘束下,常有数个分枝,长20-30厘米,雌雄同株,核果长椭圆形,熟时紫红色。
生长习性:大山槟榔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20-28℃,稍耐寒,但忌强烈光照,以半阴或高大乔木下生长为佳。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最佳。盆栽则宜用腐叶土或砂壤土加适量基肥配制而成。少见病虫害。
繁育栽培:以播种繁殖为主,春季为适期,播后要适当遮阳,并保持土壤湿润,经2-3周后即可出苗。移植需要带土球,并在移植后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直到有新叶生长才能转入正常养护管理。
园林用途:大山槟榔姿态优雅,茎干细小,生长较快,喜阴耐湿,适荫蔽处栽培观赏,中小植株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装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