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形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鸭形拳

名称

中文名称: 鸭形拳

其他名称: 鸭形门

所属民族: 汉族

所属地区: 东北 四川 天津

鸭形拳

象形拳的一种,相传唐末峨眉山道人陆雅所创。以模仿鸭子行走、拍翅、抖翎、磨水等形态,配合手法和步法。鸭形拳特色是两臂自然甩动、双腿交替、脚蹬撩踢、身体前後左右摆晃。手法以掌为主,有勾、搂、托、插、穿、摆、掖、掷等,前撩后拨,左右伸按,柔中含刚。步法有弓步、虚步、行步、拖步、击步、盖步、挤步、跳步、辗转步等,多处于半蹲状态,要求腿部功力要好。头颈前探后拉,身体左右扭动,要求有很好的协调性。

鸭形拳-拳种传人中华传统武术,拳术套路分为很多种,其中,鸭形拳是象形拳的一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长春市鸭形拳传人,吉林大学教授,93岁高龄的周明德老先生因病去世。为了纪念周明德老先生,老先生的弟子们齐聚一堂,切磋技艺,追思前辈。

鸭形拳

鸭形拳是中国民间鲜为人知的象形拳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相传鸭形拳由唐朝末年峨眉山的绿鸭道人所创,他通过仔细察看鸭池中鸭群的种种形态动作,再与拳术的基本功法相结合而创编出这套鸭形拳来。

周玉雯,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父亲周明德,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自幼习武。在教授子女学武的同时,更注重武德的培养。

周明德的女儿周玉雯:家父这么多年,教武育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说,习武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你人做的有多好,你的功就有多深。

周玉雯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周明德参加了首届全国武术比赛,并从天津当地一位武林名家那里,学得了传统的鸭形拳。周明德将其重新编排,更适应于现代人接受。

周玉雯说,鸭形拳的动作比较滑稽,练习很有难度,习练者都是中老年人,并且越来越少。幸好,父亲周明德所在单位,吉林大学附属小学刚刚开设了一项活动课,专门学习鸭形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