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柄观音座莲
有柄观音座莲 黑薮筋(峨眉山)
Angiopteris petiolulataChing
植株高约1.5米。叶大,二回羽状;羽片长55厘米,宽23厘米,长圆形,向基部稍狭。羽轴棕禾杆色,光滑,无鳞片,向顶端稍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近于开展,相距2厘米,中部的长12-13厘米,宽1.1-1.3厘米,基部的长7厘米,狭披斜形,短渐尖头,基部略呈心脏形,上侧截形,下侧近戟形,有长约3毫米的小柄,边缘基部以上有阔三角形的尖齿牙,不育顶端有大而锐的粗锯齿。叶脉略开展,二叉或下部的往往二回分叉,显明,下面尤显,向顶部几不弯弓。叶厚纸质,干后绿色,下面为浅绿色,无鳞片。孢子囊群线形,长约2毫米,彼此多少分开,由1 4-16-2 0个孢子囊组成,向边缘达于锯齿的基部或稍进,因此,除锯齿外,无不育边缘的存在。
产于四川(峨眉山山麓,报国寺)。
药用,叶晒干制成面,加党参治目疾;根状茎可通茎利血,土名“黑薮筋”。特产。
又名:半边莲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疔疮肿毒、乳痈肿毒、蛇虫咬伤、腹胀水肿、黄疸尿少,还具有防菌保健的作用
蛇咬伤。用半边莲捣烂,取汁饮下。药渣敷伤处。 气喘。用半边莲、雄黄各二钱,共捣成泥,放碗内,盖好,等颜色变青后,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疟疾。治方同上。 附方:半边莲的功用是消肿解毒辣,常用以治蛇咬伤,内服、外敷都行。现在临闲上还用本品与其它芗配合治疗胃癌、直肠癌以及肝癌等。
半边莲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主要用于治疗“蛇咬伤”,《生草药性备要》中说它能“敷疮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半边莲全草含有治疗毒蛇咬伤的有效成分,还有持久的利尿、降血压,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半边莲药浴:可取鲜半边莲100g左右,加入到准备好的热水中,使用者在含药的热水中进行全身药浴。一般浸泡时间为3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