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环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环心 (1901-1927年),革命烈士,早期江西省和永修县党的地方领导人之一。

王环心,1901年出生于永修县淳湖王村地主家庭。1921年,在南昌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与同学张朝燮等人一起成立了“永修教育改造团”,毕业回乡后创办了承德小学、云秀女校,他任校长兼教员,传播新文化。

1922年初,王环心和堂兄王秋心考入上海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不久改为上海大学),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同学丁玲、施蛰存、沈雁冰交厚。编撰诗歌集《海上棠棣》。1924年4月,经瞿秋白、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王环心利用寒假的机会,在永修创建了团的组织。1925年夏,受党的指派,他以国民军第二军第一骑兵旅俱乐部主任的身份,赴河南辉县、河北邢台等地开展军运工作,帮助当地建立中共基层党组织。

1926年春,王环心奉命回赣,以特派员身份赴景德镇视察指导工作。5月中旬,奉调回永修,他立即召开全县党员大会,组织1600多群众举行示威,声援北伐。11月5日,北伐军光复永修,林伯渠宣布王环心为永修县县长。12月,中共江西地委改为江西区委,他担任委员。中共九江特支改组为地委,他任地委委员。

1927年6月,中共永修县委成立,王环心任县委书记。这期间,县委加强对工农运动的领导,实行减租减息,取消典当,严厉打击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他虽出身豪门,却心怀平民。对于长期横行乡里,民愤极大的伯父王济兼,他毫不留情,按照群众的要求给予应得的处理,并将其子捉拿归案。大革命失败后,王环心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武汉隐蔽。

11月上旬,王环心化名“吴毓芳”,从武汉返回永修,在淳湖王村祠堂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发动永修、德安、修水、鄱阳等地农民暴动计划,由于叛徒告密,王环心被捕入狱。

在敌人的法庭上,王环心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挥笔写下了“我生自有用,且将头颅击长天”的诗句。12月27日,王环心和他的战友袁玉冰、杨超在南昌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6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