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油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亚细亚油罐

1876年9月13日(光绪二年),《中英烟台条约》辟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1887年4月1日,宜昌始设由英国人把持的海关。不久,英商亚细亚石油公司在万寿桥江边建立油栈及油栈码头,中国西部云、贵、川、藏地区的所用大部分“洋”油均由此中转而得。

亚细亚油罐它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市级文物。油罐通高15米,直径21.3米。油罐共分七层,设有进出油嘴、铁梯等设施,油罐用厚1厘米的钢板,用铆钉焊接而成,可容4000立方米煤油。《中英烟台条约》条款规定,增开宜昌等四处为通商口岸,沙市、武穴、陆溪口(嘉鱼县境内)等六处为停泊码头。宜昌地理位置素称渝鄂交通咽喉,长江中上游分界处,是渝鄂物资重要转口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收回了由外国人把持的海关治权。1500吨油罐及一段围墙为当年亚细亚油栈的遗存。

2006年3月20日,湖北宜昌将“亚细亚油罐”作为市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保护,据称该油罐为万里长江留存最古老而且是唯一的大“洋”油罐。

距今,湖北宜昌水运口岸巨大“洋”油罐矗立长江岸边,已历时近100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