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画派

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艺术运动都在巴黎诞生。且不说土生土长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甚至像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这些艺术运动也无不以巴黎为出发点。除上述艺术流派外,巴黎画坛上还有一部分不属于任何一派的画家们。他们虽然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左右不了画坛的气候,但是,却都能够顽强地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并且拥有自己的观众群和影响面,对于20世纪艺术的繁荣也有重要的贡献。有人曾以“巴黎画派”的名称来概括这部分画家,但这并不符合他们未曾结社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仍称之为“其他巴黎画家”。如果说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只限于如下几方面:第一,他们与20世纪先锋运动的各种流派相比较,较多地保持着与传统绘画的联系,往往是以基于写实的变形夸张为主,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第二,由于没有团体的力量,他们往往性格孤癖、活动力弱,生活比较清苦,因而不少人对现实抱悲观消极的态度,从而使作品蒙上神秘或忧伤的色彩;第三,他们来自不同的国籍,客居巴黎,卖画度日,大多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染上了颓废和没落情绪,甚至孤愤而死。代表画家有:亨利•鲁索、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谢安•苏蒂纳、茹莱斯•帕桑、莫伊兹•基斯灵、莫里斯•于特里约、马克•沙加尔、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等。
图片: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裸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