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五码

大五码(Big5),又称为五大码,是使用繁体中文社群中最常用的电脑汉字字符集标准,共收录13,060个中文字,其中有二字为重覆编码,Big5属中文内码(中文码分为中文内码及中文交换码两类)。Big5虽普及于台湾、香港与澳门等繁体中文通行区,但长期以来并非当地的国家标准,而只是业界标准(de facto standard)。倚天中文系统、Windows等主要系统的字符集都是以Big5为基准,但厂商又各自增删,衍生成多种不同版本。

2003年,Big5被收录到台湾官方标准的附录当中,取得了较正式的地位。这个最新版本被称为Big5-2003。

【历史及名称】“五大码”(Big5)是在1984年由台湾地区财团法人信息工业策进会为五大中文套装软件(宏碁、神通、佳佳、零壹、大众)所设计的中文内码,所以就称为Big5中文内码,虽然五大套装软件并没有成功,但Big5码却深远地影响正体中文电脑内码,直至今日。“五大码”的英文名称“Big5”后来被人按英文字序译回中文,以致现在有“五大码”和“大五码”两个中文名称。

Big5码的产生,是因为当时台湾不同厂商各自推出不同的编码,如IBM 5550、王安码等,彼此不能兼容;另一方面,台湾当时尚未推出官方的汉字编码,而中国大陆所推行的GB 2312编码,亦未有收录繁体字。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为了使台湾早日进入信息时代,所采行的一个计划;同时,这个计划对于以台湾为核心的亚洲繁体汉字圈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Big5产生前,研发中文电脑的朱邦复认为这套内码收字过少,在资策会内码会议提出采用他的五万多字的字库。工程师已肯定其技术可行,但在1983年朱邦复被人诬陷,资策会因此放弃其研究成果。在Big5码诞生后,大部分台湾的电脑软件都使用了Big5码,加上后来倚天中文系统的高度普及,使后来的微软 Windows 3.x等亦予以采用。虽然后来台湾还有各种想要取代Big5码,像是倚天中文系统所推行的倚天码、中华民国中文电脑公会所推动的公会码等,但是由于Big5字码已沿用多年,因此在习惯不易改变的情况下,始终无法成为主流字码。而台湾以后发展的国家标准中文交换码(CNS 11643)由于先天所限,必须使用3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与现行英语软件欠缺相容,所以普及率远远不及Big5码。

在1990年代初期,当中国大陆的电子邮件和转码软件还未普遍之时,在深圳的港商和台商公司亦曾经使用Big5系统,以方便与总部的文件交流、以及避免为大陆的办公室再写一套不同内码的系统。现在,除了台湾外,其他使用繁体汉字的地区,如香港、澳门,及使用繁体汉字的海外华人,都普遍使用Big5码。这已经成为繁体中文显示的标准格式。

【字节结构】Big5码是一套双字节字符集,使用了双八码储存方法,以两个字节来安放一个字。第一个字节称为“高位字节”,第二个字节称为“低位字节”。“高位字节”使用了0x81-0xFE,“低位字节”使用了0x40-0x7E,及0xA1-0xFE。在Big5的分区中:

0x8140-0xA0FE 保留给使用者自定义字符(造字区)

0xA140-0xA3BF 标点符号、希腊字母及特殊符号,包括在0xA259-0xA261,安放了双音节度量衡单位用字:兙兛兞兝兡兣嗧瓩糎。

0xA3C0-0xA3FE 保留。此区没有开放作造字区用。

0xA440-0xC67E 常用汉字,先按笔划再按部首排序。

0xC6A1-0xC8FE 保留给使用者自定义字符(造字区)

0xC940-0xF9D5 次常用汉字,亦是先按笔划再按部首排序。

0xF9D6-0xFEFE 保留给使用者自定义字符(造字区)

值得留意的是,Big5重复地收录了两个相同的字:“兀、兀”(0xA461及0xC94A)、“嗀、嗀”(0xDCD1及0xDDFC)。

【冲码问题】因为低位元字符中包含了编程语言、shell、script 中,字串或命令常会用到的特殊字符,例如0x5C “”、0x7C “|”等。“” 在许多用途的字串中是当作转义符号又称为跳脱字符,例如

(换行)、

(归位)、(tab)、\(本身符号)、"(引号)等等。而 “|” 在UNIX操作系统中大多当作命令管线的使用,如 "ls -la | more" 等等。如果在字串中有这些特殊的转义字符,会被程式或直译器解释为特殊用途。但是因为是中文的原因,故无法正确解释为上面所述的行为,因此程式可能会忽略此转义符号或是中断执行。若此,就违反了使用者本来要当成中文字符一部份使用的本意。

在常用字如“功”(0xA55C)、“许”(0xB35C)、“盖”(0xBB5C)、“育”(0xA87C)中时常出现,造成了许多软件无法正确处理以Big5编码的字串或文件。这个问题被戏谑性地人名化,称为“许功盖”或“许盖功”(这三个字都有这种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额外增加“”的字符,因为“\”会被解释为“”,所以“成功因素”这个字串就能无误地被程式当作“成功因素”的字串来处理。但是额外的困扰是,有些输出功能并不会把“”当作特殊字符看待,所以有些程式或网页就会错误地常常出现在“许功盖”这些字后面多了“”。

【私人造字区】在倚天中文系统,以及后来的Windows 3.1、95及98中,定义了四个私人造字区范围:0xFA40-0xFEFE、0x8E40-0xA0FE、0x8140-0x8DFE、0xC6A1-0xC8FE。私人造字区的原意,是供使用者加入本来在编码表中缺少的字符,但当每个使用者都在不同的地方加上不同的字符后,当交换资料时,对方便难以知道某一个编码究竟想表达什么字。

【影响】Big5码由于很多日常用字被视为异体字而未收录。很多人,甚至电视台的字幕、报纸的用字习惯都被改变。

例如台湾教育部视“着”为“著”的异体字,故没有收录“着”字。字典中的一些部首用字(如“亠”、“疒”、“辵”、“癶”等)、常见的人名用字(如“堃”(台湾“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煊”(台湾“财政部长”王建煊)、“栢”(歌手张柏芝)、“喆”(歌手陶喆)等),虽被社会广泛采用,也没有收录到Big5之中。

在港澳地区和台湾的因特网上,实在不难看到人们把游锡堃、王建煊、陶喆等名字,写成为“游锡方方土”、“王建火宣”和“陶吉吉”等写法。电视上有些外国动画的繁体中文字幕中也会看到像"木坚"木这样的字。

【Big5未收录字举例】在仓颉中却可打之,“邨”与“着”在香港里极为常用。

大五码

【Big5延伸】由于Big5码内的万多个字,只是根据台湾地区“教育部”颁布的《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等用字汇编而成,并没有考虑社会上流通的人名、地名用字、方言用字、化学及生物科等用字,亦没有放入日语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所以在市面上支援Big5码的软件,有不少都自行在原本的编码外,添加一些符号及用字。

【非官方Big5延伸】

∣倚天Big5延伸∣

在倚天中文系统中,为与IBM5550码相容,他们在Big5码添加了以下的字符:

● 在0xA3C0-0xA3E0,添加了33个控制字符的图象。

● 罕用符号区。在0xC6A1-0xC875,添加了圆形1-10、括号1-10、小罗马字i-ix等章节符号、一些部首及笔划结构,日语平假名、片假名及俄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

● 在0xF9D6-0xF9FE,添加了7个倚天扩充字:碁、銹、恒、裏、墻、粧、嫺和34个表格符号。

这个延伸有时被称为Big5-Eten。由于倚天中文系统是Windows 95推出之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文系统,此延伸是各种非官方延伸当中最重要的一个。

在后期版本的倚天中文系统中,更加入了一些图案和简体中文字,但未被广泛接受。

【官方Big5延伸】

∣台湾“教育部”造字档∣

“教育部”有它本身的一套造字档,主要给部门内使用,亦有于“教育部”的网上字典使用。

∣台湾“农委会”常用中文外字集∣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制定了一套有133个汉字的造字档,其中有84个是鱼字部汉字、7个是鸟字部汉字。

∣Big5+∣

中文数位化技术推广委员会(中推会)在1997年推出Big5+,使用了两万多码位,纳入了Unicode 1.1下所有汉字。由于编码使用到的范围超过原先Big5定义(Big5+使用了高字节0x81-0xFE,低字节0x40-0x7E、0x80-0xFE),无法安装在Microsoft Windows上,现几乎无人使用。

∣Big-5E∣

为了使Microsoft Windows使用者可以使用造字档,“行政院”委托中推会再次推出一个补充字集Big-5E(与Big5+并不兼容),共收3954字。它把Big5+不少汉字都去掉,更甚者放弃了倚天延伸字集的假名部分。于是,除了部分被强制使用的“政府”单位外,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Big5E。

∣Big5-2003∣

鉴于Big5不是一个官方标准,中推会决定编制一个Big5的定义,并把它放到官方编码CNS 11643的附录里,正式成为官方标准的一部分。

在Big5-2003之中,收录了所有在1984年Big5编码的所有字符,另外再加入微软CP950的欧元符号、倚天延伸字集的0xA3C0-0xA3E0、0xC6A1-0xC7F2、0xF9D6-0xF9FE的用字。Big5-2003没有收录行列输入法特殊符号及0xC7F3-0xC875的俄语西里尔字母,理由是以CNS 11643没有这些字符。除此之外,所有倚

天延伸全部收录。

相对于Big5-2003,最早没有加上任何延伸的Big5则被称为Big5-1984。

【香港增补字符集】香港增补字符集(Hong Kong Supplementary Character Set, 简称HKSCS)是香港政府基于大五码之上扩展的字符集标准,是现时香港的中文信息交换内码标准。香港增补字符集以前称为《政府通用字库》,本来只是香港政府内部统一使用的造字档,有三千多字。但由于香港电脑业界不断要求政府迎合本地需要,提出官方的字符集方案,以便与政府进行文件来往,于是香港政府便在1995年把这个内部使用的标准公开。到了1999年,此字集增加到四千多字,并改为现名。

此字符集由中文界面咨询委员会管理,仍在不断扩编之中。最新版本为2005年5月推出的 HKSCS-2004,收录 4,941 个字符。字符集主要包括香港的地名、人名用汉字、粤语用字(包括粗言秽语在内,这是应警方及法庭需要记录口供的需要)、异体字、小部份简体字、平假名、片假名及俄语西里尔字母。

【发展】由于各厂商及政府推出的Big5延伸,彼此互不兼容,造成乱码问题。鉴于Unicode能正确地处理七万多个汉字,近年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式(如苹果电脑 Mac OS X 和以 Cocoa API 撰写之程式、Microsoft Windows 2000及之后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之后版本、Mozilla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Java 语言等等),已改用Unicode编码。可惜现时仍有一些旧的软件(如Visual Basic 6、部分Telnet或BBS软件),未能支援Unicode编码,故相信Big5缺字的问题仍会困扰用户一段时间,直至所有程式都能改用Unicode为止。

※注释:大五码普遍被认为包含13,053字,但在计算0xA259-0xA261的度量衡单位用字 (兙兛兞兝兡兣嗧瓩糎) ,再减去重收了两次的“兀”(0xC94A)和“嗀”(0xDDFC)后,应为13,060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