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村
揭东县汾水村汾水村位于揭东县西北部,与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接壤,处榕江支流北河上游东岸,南距榕城28公里,北距丰顺县城(汤坑)8公里,东西两翼为山地,中间形成小平原,总面积大约3.5平方公里,山地1.5万亩,耕地面积8000多亩。总人口约1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000人,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区农业

大乡村。206国道穿越村中心.背后有广梅汕铁路.前面有梅汕高速公路.左有玉湖收费站,右有汤坑收费站。
汾水村下辖有狗肚村、石碑岭、竹竿龄、三架村、太高岭、充背、南门塘、口寮、溪背、大塘尾、大慌捕、大肚哪。设有党(总)支部1个,党员总数80多人,是全县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新农村。
汾水村是革命老区。有古大存大革命时期的活动旧址;有1927年9月,贺龙、叶挺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军与国民党军激战三昼夜的“汾水战役”旧址。镇政府于1998年在“汾水战役”主战场竹竿山建成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配套功勋亭、英烈门、烈士墓等建筑物,经广东省人民政府2002年12月11日批准,列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被揭阳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9月被揭东县委定为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汾水村能源充足,经济富裕,通讯设施齐全,固定电话总装机1000多门,移动网络覆盖全村。工业发展迅猛,粤东铅笔厂,德成胶合板厂,亿联星胶合板厂,钢板厂等有粤东最大的木材市场.运输车辆80多辆。生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旅泰华侨对家乡建设提供很大帮助.新建了<汾水中学>,<改建汾水小学>,<重建幼儿园>.
建设了每条村水泥路.路灯.文化中心.文娱中心.俱乐部.笑小园公园等等.
汾水大约有20多姓名.其中刘姓占了40‰.然后有 吴 余 洪 张 朱 叶 李 罗 黄 寥 陈 等等..
汾水民国时期叫"美和村".建国后改为"汾水村".口语以客家话为主.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城东镇汾水村镇东5公里,是丘陵盆谷区,塔子坳是该村的最高点。向东溪水流入城东竹洋,汾(谐分)水由此得名。含下、下两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500户20008人耕地1227亩,主种水稻,兼产黄豆、花生、有泥场、采石、锰矿、石灰等工副业。境内有丰富的石灰石、锰、铅、锌等资源。城东水泥厂、市铅锌矿设在本区。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与清军作战的塔子坳战场在本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