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闽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

闽,福建之简称,福建地区又称闽中,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皆废为郡长,以其地为闽中郡”。闽越君王摇、无诸曾率闽越将士与众诸侯一道反秦,又再协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于是在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冶”(《汉书》)。至于为何命名为“闽中”,这是一个难解之迷。而“福建”二字始见于唐朝733年,当时朝廷从“福州”与“建州”各取一字,为闽地设立“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其后在闽地区,北宋设福建路,元朝设福建行省,明代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直至今天设立福建省行政区。(台湾地区在置省之前隶属福建省。)

“福建”作为闽地的指称显然已经固定了,但福建最早的名称应该是“闽”,闽地的人们也喜自称“闽人”,而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积淀的“闽中”一词,至今依然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可是,人们对“闽中”一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闽中” 是指福州,如明代“闽中十子”即指福州地区的十位诗人。一种观点认为,“闽中”既可指处闽北与闽南之间的地区,如莆田,也可指处闽东与闽西之间的地区,如大田。一种观点认为,“闽中”是仅指相对于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而不能纳入其中的地区,如地处福建中心的尤溪、大田等县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闽中”即指福建整个地区(包括台湾地区)。

“闽中”应该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即兼取狭义与广义上的理解。狭义的“闽中”指地理位置上以莆田(大洋)为中心的“闽中革命根据地”的处于福建中部的地区。广义的“闽中”指整个福建地区(包括台湾)。

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