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六年
磻溪六年
磻溪六年,道教术语,宗教典故。指道教大师王重阳死后,丘长春等四徒守陵三年之后,丘长春便到磻溪传道六年的苦难经历。也就是从1174年至1180年,丘长春“乞食于磻溪。胁不沾席,一蓑一笠,日乞一食,寒暑不变,人呼为‘蓑衣先生'。如是六年”。六年所受之苦,世间难寻。道教后学难以仿效。是意在弘扬丘祖为修道表现出的那种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
磻溪六年,丘长春以苦磨性,一心修真,刻苦读书。丘长春所看之书,除儒、释、道三教经典外,还涉猎秦文汉赋、唐诗宋词等历代文学名著,对《周易》也深究妙悟,“百尺孤松影下,独弄周天卦。”丘长春博览群书,学识丰富,是诗人是书法家,《磻溪集》中有题纸扇诗多首,说明求字的人很多。
磻溪
读音:pan xi
解释:溪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出处: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浚急,人亦谓之磻溪,言太公尝钓于此也。”
丘长春真人,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公元 1148 年戊辰 ( 金皇统八年、南宋绍兴十八年 )正月十九日诞生于山东省登州栖霞县滨都乡。与人言谈“非长生久视之说不道,非骖鸾跨凤之语不咏。”金大定七年丁亥丘长春弃俗入道,居昆嵛山。拜师王重阳,成其高足,即“全真七子”之一。王重阳祖师,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尊称“全真教主”。1112 年壬辰(宋徽宗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诞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逢乱世,怀才不遇,看破世事,辞官归家。1159年己卯,挖活死人墓,三年修炼大法。1167年东出潼关,到山东传教布道。1168年春,丘王重阳住烟霞洞,秋冬居文登。
1169年十月,王重阳携四子,游河南开封邸。1170年正月,王召马、潭、刘、丘-曰:丹阳已得道,吾无虑矣。1174年八月,在陕西户县秦渡镇的真武庙中,马、谭、刘、丘,商讨修道。1174年至1180年,丘长春“乞食于磻溪。胁不沾席,一蓑一笠,日乞一食,寒暑不变,人呼为‘蓑衣先生'。如是六年”。六年所受之苦,世间难寻。道教后学难以仿效。是意在弘扬丘祖为修道表现出的那种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
全真道《功课经·七真浩》曰:磻溪六年,龙门七载,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依此可知“磻溪六年”对丘长春来说是何其重要!丘长春隐居磻溪,晚年,对这段隐修生涯感叹不已。赋诗道 : “东海西秦数十年,精思道德究重玄。日中一食那求饱,夜半三更强不眠。”。 丘长春入磻溪,是“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逐时村巷求觅”“选甚冷热残余,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 文中所引,除注明出处者外,皆引自丘长春《磻溪集》,下同。 )
“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磻溪地处秦川西部,此地民风淳朴,他崇高的人品,坚守苦节,感动乡民,“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君子谋道不谋食”-非“壮贯皮囊”,真正目的是为修道,是为了超生灭。凿长春洞,赋诗: 《磻溪凿长春洞》,记述在磻溪修炼的洞穴 :
峨峨峻岭接云衢,古柏参天一万株。
瑞草不容凡客见, 灵禽唯只道人呼。
凿开洞府群仙降, 炼就丹砂百怪诛。
福地名山何处有, 长春即是小蓬壶。
《长春子磻溪集》:
《 长 春 子 磻 溪 集 》 , 元 邱 处 机 撰 。 六 卷 。 简 称 《 磻 溪 集 》 。 作 者 道 号 长 春 子 , 居 磻 溪 学 道 , 故 以 此 名 书 。 书 前 有 金 世 宗 大 定 二 十 六 年 ( 1 1 8 6 ) 胡 光 谦 序 , 大 定 二 十 七 年 ( 1 1 8 7 ) 毛 麾 序 , 金 章 宗 泰 和 六 年 ( 1 2 0 6 ) 移 剌 霖 序 , 泰 和 八 年 ( 1 2 0 8 ) 陈 大 任 序 。 考 邱 处 机 於 大 定 十 四 年 ( 1 1 7 4 ) 入 磻 溪 穴 居 六 年 , 则 此 书 成 於 大 定 时 期 。 卷 一 为 七 言 律 诗 。 卷 二 为 七 言 绝 句 。 卷 三 有 《 青 天 歌 》 、 《 吟 》 六 首 、 《 颂 》 三 首 、 《 步 虚 词 》 二 首 、 《 世 宗 挽 词 》 一 首 、 《 古 调 》 十 五 首 、 五 言 短 句 三 首 、 五 言 长 篇 五 首 。 卷 四 为 五 言 律 诗 。 卷 五 为 词 。 卷 六 亦 录 词 数 十 首 。 除 少 数 为 传 道 之 作 外 , 多 为 题 咏 、 抒 怀 、 应 酬 一 类 。 为 研 究 邱 处 机 生 平 及 其 思 想 的 第 一 手 资 料 。 收 入 《 正 统 道 藏 》 太 平 部 。
参考资料:
1.任 继 愈 主 编 《 宗 教 大 词 典 》 第 1 1 6 页 , 上 海 辞 书 出 版 社 1 9 9 8 年 版 ;
2.卿 希 泰 主 编 《 中 国 道 教 》 第 二 卷 第 2 1 5 ─ 2 1 6 页 , 上 海 知 识 出 版 社 1 9 9 4 年 版 ;
3.胡 孚 琛 主 编 《 中 华 道 教 大 辞 典 》 第 3 8 7 页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 9 9 5 年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