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凌统
屯兵引水图

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凌操之子。

《三国志》史记:合肥之战,凌统率300亲兵,从重围救出孙权,300将士尽战死,凌统也被创。孙权令凌统屯兵余杭。统在余杭拜访长者,尊老爱幼,受到将士的敬爱,有国士之风。史志载:古余杭的地域在钱塘江以北到吴江一带。

嘉兴南湖的东南面有一条“凌公塘”,凌公塘附近有一个凌公塘村,该村附近有“鸟船村”(1982年凌公塘村拆迁)。该村凌姓老人述,他们是凌统后人,其中有一支在秀水(新塍)有凌家堂(厅)。凌家堂清代有两位画家凌云汉、凌哲,所著《艺林悼友录》(现收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濮川所闻记》(现收藏于嘉兴图书馆)。

现笔者收藏有凌哲遗画一幅,“屯兵引水图”(附图片,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凌统亡故后孙权又令陆逊屯兵嘉兴一带。后人将凌统率军民所开掘的塘河叫做凌公塘。凌公塘有明显的人工开掘痕迹,凌公塘南面的马家浜出土的古陶瓷罐内藏炭化的稻谷,经考证有2000年历史。

《三国志》载:凌统,余杭鸬鸟村人,笔者认为凌统应是嘉兴凌公塘一带的人。(作者朱英,现居杭州,联系邮箱:105930798@qq.com)

凌统

凌统

字:公绩

凌统

时间:189—237(49岁)

籍贯: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

官职:偏将军

家庭成员

父:凌操

子:凌烈、凌封

简明历史传记

凌统

凌统年方十五岁,孙权遂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摄继父兵。后孙权复征江夏,凌统为前锋,斩黄祖将张硕,搏战登城,大获全捷,封为承烈都尉。不久凌统与周瑜等攻曹仁于南郡。其时甘宁在夷陵,为曹仁别军所围,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以拒曹仁,周瑜自分军救宁,反败为胜,因功迁为校尉。凌统虽在军旅之中,却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又爱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统。后从孙权往合肥,为军中右部督。时全军出阵,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却忽在津北出现,孙权遭围;凌统便率领亲近三百人攻入敌围,扞护孙权突走。凌统复还奋战,左右战士尽死,自身亦被创,仍攻杀数十人,待孙权无事方还。于是拜为偏将军。嘉禾六年,凌统病卒,时年四十九。孙权闻之,哀不能自止,数日减其膳,每言及凌统皆流涕,抚育其孤,又使张承为之作铭诔。

历史评价:陈寿:①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②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三国志·凌统传

凌统

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也。父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守永平长,平治山越,奸猾敛手,迁破贼校尉。及权统军,从讨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死。

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馀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先期,统与督陈勤会饮酒,勤刚勇任气,因督祭酒,陵轹一坐,举罚不以其道。统疾其侮慢,面折不为用。勤怒詈统,及其父操,统流涕不答,众因罢出。勤乘酒凶悖,又於道路辱统。统不忍,引刀斫勤,数日乃死。及当攻屯,统曰:“非死无以谢罪。”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还,自拘於军正。权壮其果毅,使得以功赎罪。

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权以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於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与吕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阳,从往合肥,为右部督。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扞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权既御船,见之惊喜。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拜偏将军,倍给本兵。

时有荐同郡盛暹於权者,以为梗概大节,有过於统,权曰:“且令如统足矣。”后召暹夜至,时统已卧,闻之,摄衣出门,执其手以入。其爱善不害如此。

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可以威恩诱也,权令东占且讨之,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得精兵万馀人,过本县,步入寺门,见长吏怀三版,恭敬尽礼,亲旧故人,恩意益隆。事毕当出,会病卒,时年四十九。权闻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二子烈、封,年各数岁,权内养於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及八九岁,令葛光教之读书,十日一令乘马,追录统功,封烈亭侯,还其故兵。后烈有罪免,封复袭爵领兵。

关于凌统卒年二十九岁的一些史料记载:《建康实录》:“统为人性好接物,亲贤爱士,轻财重义,有国士风。年二十九岁卒。”

《三国志骆统传》:“及凌统死,复领其兵...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年三十六,黄武七年(228年)卒。”

《三国志校误》的作者陈景云认为:“从往合肥往当作征卒年四十九,案统父操以汉建安八年从征黄祖战没,统时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预讨麻屯之?后至四十九而卒,则吴之赤乌中也。统自摄领父兵屡立战功为时名将,若赤乌中尚在,则从征合肥还二十年间,统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无功可录乎?据骆统传凌统死复领其兵在随陆逊破蜀军之前,然则统之年当在三十左右本传所云,乃传录之误。”

02年岳簏书社《三国志》修正版:“事毕当出,会病卒,时年二十九。权闻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永乐大典》收录了《吴志》:“凌统病卒,时年二十九。”

《诸史拾遗》的作者钱大昕认为:“计统之年,殆未逾三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