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注解飀

liú

(1) ㄌㄧㄡˊ

(2) 见“飗”。

(3) 郑码:QIYK,U:98C0,GBK:EF64

(4) 笔画数:19,部首:风,笔顺编号:3532512143545325121

详细注释飀

liú

[名]

(1) 余风。借指余波 [remaining wind]

(2) 古国名 [Liu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

(3) 见“飀飀”

(4) 姓

常用词组飀飀

liúliú

(1) [(of gentle breeze) blowing]∶风吹的样子

飀飀如风

(2) [quick]∶形容动作快如风

飗飗1.风吹貌。《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亦有飘泠之气,不疾不徐,飀飀微扇,衅衅清舒”。 南朝 梁 陆倕 《思田赋》:“风飀飀以吹隟,灯黯黯而无光”。 唐 刘长卿 《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幽琴》:“飀飀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飗飗的西北风滚过荒原,圈圈打旋,嗷嗷怪叫”。

2.形容动作轻疾如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乐 危之。其人笑言:‘不妨’ 。乐 如其言,飀飀然瞬息及地”。

3.象声词。多形容风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飀飀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於是伐枯积朽,爝火烧之,烟入洞中,为风所吸,声飀飀然”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