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龙镇
概况重龙镇地处川南腹心地带,为丘陵大县资中县的县城所在地,上距省会成都市140公里,

下距重庆市190公里,海拔高度332米。距内江市仅3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7.9平方公里,辖24个村(214个社)、7个社区居委会。有党总支两个,党支部56个,党员1949人。全镇总人口12.1万,其中常住有户籍人口9.68万(农村4.29万,城镇5.39万),流入无户籍人口2.42万。镇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300余个,县资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历史文化重龙镇历史悠久。重龙镇属浅丘陵地带,河山秀丽,土地肥沃,自两汉以来就是资中(州)的县城或州郡所在地。原来文化昌盛,名人辈出。历史上并称“双凤”的光绪乙末科头名状元骆成骧与南宋状元赵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炸弹大王”喻培伦、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曹荻荻、范长江等都就读于重龙镇,堪称“多士之邦”。目前,城区尚有文庙、武庙、东狱庙、清代一条街和大东门古城楼等,并有雄踞城北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公园。古街、古庙、古寺、古民居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重龙镇由此成为四川省成渝沿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交通条件紧靠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及老成渝公路等国家级重要交通要道,沱江河以及资威公路、资安公路两条省级交通要道贯镇而过。高速公路进出口、成渝铁路中等站、国际二级客车站等交通设施建在境邻。镇内与周边乡镇的公路、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已实现村村、社社通公路[2]。
基础设施重龙镇由于为县城所在地,其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建有日产5万元供水能力的自来水厂,建有国家电网供电的220千伏安高电站2座,邮政通信事业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镇区街道全部硬化,旧城改造已完成90%以上,已实现了天燃气大网输配气。镇内各种配套服务机构俱全,公共设施配套合理[2]。
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花生、柑桔、生猪、县油桃、黄花梨、冬尖、萝卜的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建材、食品、机械等门类从多的经营体系。现有500万元以上的规划工业企业8个,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42个,5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及工业作业点372个。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0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万元,

增长6.63%;第二产业增加值16150万元,增长15.24%;第三产业增加值48179万元,增长2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9元,计生率达到91.05%。
注:第一产业为农村物渔及其服务业占GDP8.1%;第二产业为工业、建筑业,占GDP23.06%;第三产业为除第一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占GDP68.84%[2]。
重龙镇人口数据[1]:(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7852
男
48704
女
49148
家庭户户数
30607
家庭户总人口(总)
94305
家庭户男
46728
家庭户女
47577
0-14岁(总)
21224
0-14岁男
10997
0-14岁女
10227
15-64岁(总)
67856
15-64岁男
33691
15-64岁女
34165
65岁及以上(总)
8772
65岁及以上男
4016
65岁及以上女
475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5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