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如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面色如土

【拼音】:miàn sè rú tǔ

【解释】: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示例】:学徒淘米河边,照见~。 ◎刘复《学徒苦》诗

【用法】:作定语、宾语、状语;指惊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