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8/40式9mm冲锋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MP38/40式9mm冲锋枪

MP38式9mm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于1938年生产的,同年部队列装,取名为MP38式。1939年对MP38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P38/40式。后来,为了简化加工工艺和降低成本,又对MP-38/40作了几次改进,其改进型分别称为MP40/Ⅰ式、MP40/Ⅱ式等系列冲锋枪。在1940-1942年间,共生产了1037400支MP40冲锋枪,直到60年代仍有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枪。

MP38式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枪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枪。MP40式大量采用冲、焊、铆工艺制造组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经济性和零件互换性。

MP-38式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该枪的机匣用钢管制成,发射机框为阳极氧化处理的铝件,握把和前护木均为塑料件。枪口部有安装空包弹射击用的螺纹,螺纹上装有保护衬套。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正好位于机匣下方。该枪是通过将拉机柄推入机柄槽内的缺口实现简易保险的,这种保险机构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但动作不可靠,容易走火。

MP38/40将MP-38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

MP40/Ⅰ式式大量以冲、焊、铆工艺的零部件代替MP-38/40式所用的机加工工艺的零部件,包括退壳挺、弹匣卡笋、发射机框和节套等。

MP40/Ⅱ式是MP-40/Ⅰ式的进一步改进:将发射机框与机匣后盖连为一体;采用固定式击针;以多股复进簧代替套叠式复进簧;为了增加容弹量,用一个双联弹匣仓将两个标准的MP-40冲锋枪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枪管与机匣之间的护罩底端开槽,使双联弹匣仓可沿护罩的底槽滑动。两个方弹匣卡笋位于弹匣仓后方,弹匣仓前方设有两个指示定位器,当左边一个弹匣的枪弹用完时,推弹匣仓向左,此时,右边的弹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弹口。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表尺为U型缺口照门翻转式,射程装定为100m和200m。

3种枪均发射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9mm

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32发

全枪长:

枪托打开----833mm

枪托折叠----630mm

枪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

MP38式----4.086kg

MP40式----4.027kg

实弹匣质量----670g

准星----片状

照门----U型缺口式

配用弹种----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