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竿筇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细竿筇竹

种中文名:细竿筇竹

种拉丁名:Qiongzhuea intermedia Hsueh et D. Z. Li

种别名 :冷竹、冷水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筇竹属

属拉丁名:Qiongzhuea

国内分布:产四川雷波。生于海拔1200-1500米的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雷波县城附近农村。

海 拔:1200-1500

命名来源:[Act.Bot.Yunnan. 10(1): 52. 1988]

中国植物志:9(1):352

亚族中文名: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SHlBATAE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1.5—3.5米,粗0.4—1厘米;节间长10-15厘米,幼时微被白粉,竿基部节问近实心;竿环在分枝的节处明显隆起成脊,在不分枝的节亦隆起成脊或不成脊状。箨鞘早落,厚纸质,长不及节间之半,背部纵肋明显,疏被易落之黄棕色小刺毛或几无毛;箨舌;高1毫米,具柔毛;箨片长5—8毫米。竿每节3-多分枝,末级小枝具(1)3—5叶;叶片长10—20厘米,宽2—3厘米,次脉5—7对。花果未见。笋期4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雷波。生于海拔1200-1500米的阔叶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雷波县城附近农村。

本种提示:本种接近筇竹Q.TunidinodaHsuehetYi,但竿较细小,粗在1厘米以下,箨鞘背部无毛或疏被易落之黄棕色小刺毛;叶片较大,长10-20厘米,宽2—3厘米,次脉5—7对而不相同;本种又相近于平竹Q.CommunisHsuehetYi,但本种竿节间微被白粉,基部节间为圆筒形,竿环隆起成脊,末级小枝具(1)3—5叶,次脉较多,(5—7对),与之有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