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飞
( 约1839—1911)埃及爱国军官。1879 年组建祖国党。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1882年领导埃及军民抵抗英军,失败后被捕。1901年获释。又译 阿拉比。
具体事迹: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后,直接引发埃及的财政危机。英法乘机进行干涉,进而对埃及财政实行双重监督。1879年,埃及成立以阿剌飞上校为首的“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反对外国人干涉埃及内政。
1881年,埃及总督、亲英分子杜菲克企图将爱国军队调出开罗,阿剌飞立即率领部队包围王宫,要求实行宪政。1882年2月,埃及祖国党内阁成立,阿剌飞任陆军部长。5月,英法军舰开进亚历山大港。法国因忙于侵略摩洛哥和准备侵越战争,于7月10日撤走舰队。7月11日清晨,英军炮轰亚历山大城。阿剌飞被迫率众退守开罗。在阿剌飞领导下,埃及人民积极参加抗英战争,成千上万的群众协助士兵挖战壕、修筑工事。
在关键时刻,阿剌飞出现战略失误。亚历山大城陷落后,他将防御力量集中在北部,却在东线未加防守。9月,英军从东线推进,中旬攻下开罗。阿剌飞被俘,流放到锡兰(今斯里兰卡)。此后,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实际上掌握了埃及政权。1915,英国宣布埃及是保护国,正式把埃及纳入英帝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