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王庙

立夏节起义策源地——大王庙立夏节起义圣地——丁家埠大王庙:大王庙坐落在金寨县南溪镇丁家埠小街的东南侧,是著名的“立夏节起义”旧址。大王庙原是生意人祈求保佑平安发财的祭庙,1229年5月6日(立夏节)打入民团当教练的共产党员周维炯在丁家埠的大王庙以摆宴的方式灌醉了团总和团丁,成功地领导了震撼鄂豫皖三省的立夏节起义。当晚金寨县的南溪、吴家店、白沙河、斑竹园、文昌宫、汤家汇、李家集、西河等地农民武装暴动,消灭反动民团,均取得了胜利。5月9日,各路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立夏节起义为创建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当年参加过立夏节起义的洪学智等40位革命者,成了共和国的将军。1981年大王庙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金寨县正式筹建了大王庙革命历史陈列室,徐向前元帅为此题写了“立夏节起义的烈士们永垂不朽”;1998年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西盂县大王庙位于山西省盂县城西关,是一组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金代建筑。庙有两院组成,中轴线上是山门、乐台、正殿、后殿等建筑。正殿、后殿均不很高,但出檐较深,古朴浑厚,雕梁画栋,丹壁彩绘,富丽堂皇。庙内多通石碑镌刻细腻,笔工刚健,技艺精湛。庙前有古槐两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老枝纵横,树冠高大,至今枝叶繁茂。

2001年06月25日,大王庙作为金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阳曲县大王庙大 王 庙(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

大王庙是藏山神晋国大夫赵武的行宫,现庙内建筑仅存大殿,据脊檩题记,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边长9.7米,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墙下建须弥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单翘单昂栱,补间斗栱各一朵。殿内梁架前后内额与四椽袱构成井口方梁,纵横摆在稍间的中间,四角用三层抹角梁与斗栱层层挑起井口梁,下饰垂梁柱,构成“悬梁吊柱”,因此也称为“无梁殿”。殿内山墙上有出行、回宫图,后墙有尚膳、尚服壁画80余平方米,沥粉贴金,为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广东中山市大王庙大王庙又称洪圣殿,位于沙溪圣狮村,始建于明代,清光绪癸卯年(1903年)重建,坐南向北,面积378平方米。

该庙建筑为硬山式顶,两进三间布局,抬梁式木结构。天井置有一四角香亭。庙额横匾阴刻:"洪圣殿",上款:"光绪癸卯年孟冬上浣",下款:"合乡重建",大门对联阴刻"盛德在水,遵海而南",为该村举人彭炳纲所书。前檐保存有精湛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庙檐左右墙壁砖雕诗保持完好。左墙壁砖雕两诗,一首为"高树孤云鸟倦飞,危巢终不侣危机。主人正在长安道,回道庭柯日晚时。",下款"癸卯闰月下浣日";另一首为"岁逼青阳日渐迟,老梅在阁发南枝。知君夜梦寻山岳,定踏春花到翠微。",下款"顺德黎昌禧书"。右墙壁砖雕两诗,一首为"纟番金仙书,拓石鼓字。白雪回山,充塞天地。义皇上人,或知其意。既无能名,谁泄其秘。";另一首为"妙化既臻,精华自振。气厚则苍,神和乃润。山雨洒衣,空翠黏鬓。如松之青,匠心斯印。",下款"林郁华书"。该庙现保存完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