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明子<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中药材料。

决明(《本经》),又名:夜关门、羊触足、假羊角菜、假花生、夜合草、野花生。

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杖,全体被短柔毛。

叶互生;双数羽状复叶;叶柄上面有沟,叶轴上2小叶间有腺体;托叶线状,早落;小叶3对,倒卵形,长2~3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有微突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一边倾斜,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柔毛。

花腋生,成对;总花梗长约1厘米,被柔毛;萼片5,卵圆形,外面被柔毛;花瓣5,倒卵形或椭圆形,具短爪,黄色;雄蕊10,上面3枚退化,下面7枚发育完全;子房细长,弯曲,被毛,具柄,花柱极短,柱头头状。

荚果,线形,略扁,弓形弯曲,长15~24厘米,直径4~6毫米,被疏柔毛。

种子多数,菱形,灰绿色,有光亮。

花期6~8月。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将全株割下或摘下果荚,晒干,打出种子,扬净荚壳及杂质,再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菱方形,状如马蹄,一端稍尖,一端截状,长5~8毫米,宽2.5~3毫米。

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平滑光泽,两面各有1凸起的棕色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浅色而稍凹陷的线纹,水浸时由此处胀裂。

质硬不易破碎横切面皮薄,可见灰白色至淡黄色的胚乳,子叶黄色或暗棕色,强烈折叠而皱缩。

气无,味微苦,略带粘液性。

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

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

【药理作用】①降血压作用决明子的水浸液、酵-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

但浸剂对麻醉兔降压作用不明显,而用决明子酊5毫升,降压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用同量稀醇静注,亦可降压(可立即恢复)。

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作用(下肢灌注法)。

在慢性实验中,煎剂每日2克(生药)/公斤,无降压作用。

②抗菌作用种子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则无效,水浸剂(1:4)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含大黄酚,但量不多,可能与其轻度的抗菌,泻下作用有关。

【炮制】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