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作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河流作用是指流动河水对地球表面进行的削高补低的作用。包括:①侵蚀作用。河水具有动能,流动的河水对地表岩石进行机械冲刷并使其逐渐剥离,河水中挟带的砂、砾石也不断对之摩擦和撞击,当河流流经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时,河水可溶解岩石。侵蚀作用的强弱和变化决定于河床水流的强度及组成河流边界的抗冲能力。按作用的方向分为下蚀作用、旁蚀作用和溯源侵蚀3种;②搬运作用。即河水将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物,来自谷坡上崩落、滑坡和片蚀冲洗下来的产物随水带走。多为机械搬运,大部分搬运物不溶于水。按搬运物的运动方式(决定于河流流速和搬运物本身的大小)分为悬移、跃移和推移3种。随水动力大小的变化,各种搬运方式之间可相互转化;③沉积作用。河流流量、流速减小时,其搬运能力降低;或者进入河流的碎屑物大增,其含量超过河流搬运能力的限度,多余的碎屑物即发生沉积。沉积下来的物质称为冲积物。河流的沉积作用巨大,地貌上的后果十分明显,最主要的是造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