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寿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崇寿寺

民乃唐魏俗,寺有魏唐碑。邈关前朝绩,萧然古意垂。”这是江南丙戌科进士、《凤台县志》编纂姚学甲于乾隆四十八年(1748)游崇寿寺所写的诗句。于此,我们可窥知崇寿寺久远的历史和昔日的风采。

该寺位于晋城市区东北25公里的泽州县西部村。地居高岗,建筑宏伟,规模较大,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本寺施主为了求得高寿才施修此寺,故名崇寿寺。该寺始建于北魏,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19所寺庙,也是我国第一所在村镇上修建的寺庙。现存建筑的山门建于一石砌高台之上,门前有数十级石砌台阶。登山门入前院,正北为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中为释迦殿,东西配殿奉地藏菩萨、罗汉。最后为雷音殿,殿旁东西各有一小院,东为菩萨院,有三大士殿;西为关圣院,有关帝殿。释迦殿为宋代遗构,殿面三间见方,单檐九脊顶,檐下斗拱,前檐石柱有“宋宣和”题记,门额石上有金正隆间刻字。寺内有唐代八角形石幢2座,通高4米,须弥座上雕宝装莲瓣及石狮,幢身刻陀罗尼经。寺内还保存有北魏造像碑1通,雕有神龛及一佛二菩萨。

另有宋金以来石碑12通,是本地佛教兴衰和民风民俗变迁的见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