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边靖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代县古楼又名边靖楼、谯楼。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的意义。

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

地理位置:

位于县城中央。

构造形式:

属古建筑,砖木结构,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于成代七年(1471)火烧后,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1999年代县人民政府又一次大型重修。楼下为砖劵洞台基,基平面长方形,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楼建于台上,高八丈,总高十二丈。三层四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以明台计,统面宽29.65米,统进深19。30米。

上一层施重檐五铺作双昂斗拱,第二层施平座斗拱五铺作双抄里边偷心,下层无斗拱,三层均有 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正面上悬“雁门第一楼”和“声闻四达”两巨匾,北面悬“威镇三关”一巨匾

1947年秋,叶剑英副主席在本县路居时,曾兴步登楼,眺望县城及山河景象。

1965年5月24日山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县人民政府立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