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李振华
新四军老战士李振华

1.新四军老战士1927年8月25日生于湖北省京山县石板河一个中农家庭。1933年入学,农闲读书,农忙劳动。1938年10 月即随父亲李维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家山抗日自卫队 (后编为京山县特务中队),1938年12月父亲调任石板河 抗日政权任乡长,1939年2月部队奉命与应城抗日自卫 队合并之时,中队长黄定陆因李年龄小送李回家继续上 学,并任石板河抗日十人团儿童团长。1940年4月参加 革命工作,194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京山县东南乡抗日十人团总团部宣传队员,洪山中 学(后改为洪山公学)学员,边区党委解放剧社孩子队(后 改为十月剧团孩子队)队员,洪山公学小学部学员,实验 中学学员,边区行署巡回宣传团团员,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艺术训练班学员,五师政治部文工团团员,五师十四旅 文工队队员等职,主要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为壮大抗日武装 力量,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推进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学习 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文工 团团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在创建以武当山 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在环境险恶,战斗 频繁、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受了生死的严竣考验和 实践的锻炼提高,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7年7月任中原独立旅司令部参谋,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参加了经扶、红安、浠水和高山铺歼灭敌四十师 的战斗,被旅直属党委评为二等工作模范。1947年12月开辟江汉解放区时,任江汉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作战通讯参谋,1949年5月任沙市警备司令部警备参谋。为创建襄南解放区和解放沙市,做出了自 己应有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北军区 警卫二团作训股长,湖北军区荣誉军人学校政治处宣教股副股长,湖北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秘书,632团政治处副主任,湖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支部书记训练班主任。参加过剿匪反霸斗争和为支援抗美援朝而训练兵员的工 作。1954年8月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学 习,结业后留校任政治教研室党史教员。曾先后被评为优秀学员和先进工作者。为培养提高炮兵中层领导干部,做了一些工作。1959年3月调军委炮兵政治部组织 部任党务科长,1964年10月任组织部副部长兼青年科长,1965年3月任青年部副部长,1975年6月调南京炮兵学校任副政治委员,1977年11月调炮兵研究所任副政治委员,1979年3月调军委炮兵任秘书处处长,1980年8 月 调炮兵导弹基地任政治委员,1983年9月调炮兵技术学院任副政治委员,1985年7月任政治委员。为炮兵的现代化建设,院校的正规化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8年8月离休,1989年10月被聘为湖北省老解放区教育研究会理事。 此后多次为在京的豫鄂边区、新四军五师的老同志组织联欢会、纪念会等多种活动。参与过编辑、出版五师文艺史《硝烟春蕾》, 缅怀已故的五师、旅、军分区和地专以上的领导同志的纪念文集 《英魂永存》以及《李人林纪念文集》。 1997年10月被推选为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

李振华
主任医师、教师、风湿病专家李振华照片

据地研究会 五师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参与研究和宣传新四军五师的工作。

2.工行青岛市李沧区第二支行副行长李振华,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李沧区第二支行副行长。利津县汀罗镇人,1963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商银行东营市分行信贷员、副科长、科长、主任;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任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银行卡业务处(市南三支行)副处长(副行长);2000年10月至2003年5月任青岛市南二支行副行长;2003年5月至今任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李沧区第二支行副行长。

李振华在工作之余,注重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学习研究。编写出版理论书籍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多篇。荣获山东省“七五”期间星火计划先进个人称号,连续三年被山东省技术进步领导小组授予先进技改工作者称号。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教授男,1969年11月生,博士,教授。1991年本科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 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其地学应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工作期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持过省级项目和校级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国土资源部重点攻关项目1项。已发表第1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EI/SCIE 1篇,ISTP1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排第3),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排第11)。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 智能计算方向等。

4.教授(1964.02-?) 职称:教授

主学科研究方向:

1、激光光电子技术

开展新型激光器件(DPSS,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及其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等应用中的研究

2、主动成像激光雷达技术

开展距离与强度像的获取技术、目标背景反射特性研究、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等研究。

3、组织光学及应用

开展光在生物组织上中传输时,相干和偏振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在生物组织无创伤诊断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同时开展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测量生物组织复折射率的研究。

4、地磁方位传感技术

在该方向上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地磁场为基准,利用各种磁敏感器件,实现对空间不定哉飞行体姿态的精确测试。

学术任职:

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事;

《激光技术》、《应用科学学报》编委。

学术成就:

已在激光与光电子技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或ISIP收录;曾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及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合作申请并获得国防专利一项。

目前的研究内容、项目、经费等:

现主要从事小型化主动成像激光雷达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距离与强度像的获取技术、目标背景反射特性研究、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等;同时开展组织光学中有关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规律及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研究;此外,还开展了利用地磁进行空间不定域飞行体姿态测试技术研究。年均科研经费约50万。

国内外学术经历、荣誉、合作等:

2003-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做组织光学及共焦扫描显微成像技术方面的研究;国内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联合培养博士生。

5.复旦大学副教授李振华(Zhenhua Li) 副教授,生于1973年1月。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范康年教授,研究小分子的反应机理。1997年2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8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联合培养,师从Prof. Richard Wong Ming Wah,进行小分子自由基反应机理和小分子热力学函数计算的研究。2000年8月回国,2001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同年3月留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5月任讲师,2004年起任副教授职务。2005年4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师从Prof. Donald G. Truhlar,进行纳米粒子的动力学研究。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参加973项目“高丰度稀土元素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高效、高质利用的基础研究”子课题。

研究领域:

稀土在碳一化学中的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原子簇和纳米粒子的动力学模拟;有机小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6.工程师(1931-1978),本县横沔镇人,是一位木匠出身的“土工程师”。1953年,李振华在市建三公司第二工程队任小队长,他工作认真,刻苦钻研技术,木工技艺高超。1959年,由他构思改革的木工工具刨,获得市建工局科技一等奖。1960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他积极带头下放农村。1964年,横沔公社组织修建队,他担任技术员。在这期间,本县在周浦至横沔公路线上建造了7座拱形钢筋水泥桥。这些桥的图纸就是由李振华独立设计完成的。后来的实践中证实,质量上乘,获得市水利局工程质量奖。航西大治河公路桥的设计和建筑,振华是施工主要负责人之一。1978年,李振华由于劳累过度,一次在修筑老港桥工地上劳动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亡。

7.收藏家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现任中国收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福建省收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州市集卡协会常务理事、福清市收藏协会会长、福清市政协委员等。自幼爱好书画美术金石篆刻,因而对火花、邮票、烟标等方寸之间的艺术天地产生浓厚兴趣。在收藏火花过程中得到多位火花老收藏家支持,因此藏品较丰,计有8万余种数10万枚中外火花,以卡标见长,且藏有部分珍稀样标和2000多种国内外火柴实物。1992年应邀参加福建省社会收藏文化研究会首次举办的“十万火花百万钱币展”,送去7部专题获得很高评价。1993年10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一方面参加全省收藏大展,送去两部专题参展均获二等奖;另一方面在当地个人举办了“福清市首届火花艺术展”。展出4万枚火花和800种火柴实物,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得到所有观众高度称赞,海内外200多名收藏家发来贺信贺电。1987年对现代高科技产物电话磁卡产生浓厚兴趣,已集得30多个国家数千枚电话卡,其中一部分为地方发行早期珍稀卡,1994年组织举办了“福清市国际电话卡展览”,盛况空前,来自不港台及各省市电信单位、集卡组织代表及卡界精英给予高度评价,称此次卡展是中国集卡文化一个里程碑。近几年又独辟一门,收集文革时期各种形态的毛泽东塑像,并创办首家“毛泽东肖像收藏馆”,馆中现藏有铜、铁、锡、银、镀金、铝合金、瓷、陶、木、脱胎、塑胶等20多种材料制作的300多尊毛泽东塑像,上百面毛泽东持像、千余幅带有毛泽东肖像的印刷品以及大量毛选、语录、诗词、文革书刊画报资料等;此外还藏有大量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华国锋、陈云、列宁、斯大林等其他伟人名人塑像和挂像。藏品中不乏名师创作的孤品和珍品,更值得称奇还有直径为1,64米特大挂式铁质毛泽东像章,为此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几年来福建卫视东南台、有线经济台、综艺台、福州电视台、有线台多次专访并报道,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于有关收藏报刊,长期在当地组织各各上收藏品展览和交流活动,1999年还成功组织举办大型文物古玩收藏展,并筹备成立了福清市收藏协会,个人收藏传略已被10余部辞典收录,在第二届华夏民间收藏品艺术节上被评为“优秀收藏家”,目前继续向古玩收藏和文物研究方面探索。

8.北京中医药治疗中心风湿科主任李振华医生,男,全国专科疾病北京中医药治疗中心风湿科主任,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湖北省级名中医,湖北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李振华主任医师从医45年来,在风湿病研治探索中,取历代医家之长,潜心研究,先后成功研制出“舒筋活络散”、“痹痛灵”等复方制剂,治疗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痛风、骨质增生、牛皮癣性关节炎等,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9.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仪系激光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从事大学物理课程辅导和实验指导等工作,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回到浙江大学光仪系任助教。1987年9月考取浙江大学光仪系研究生,于1989年12月获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信电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小型固体激光器,并于1994年4月获“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6月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激光雷达和地磁方位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6月出站,留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其间曾于2003至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主动成像激光雷达技术、动态参量的光电测试技术和生物医学光子学中有关光在组织中传输规律的研究。曾主持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是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激光技术》、《应用科学学报》等专业期刊编委。近年来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主讲用英语原版教材授课的“光学”(包括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双语教学课程,以及专业课“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等;主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激光技术”和“光学检测”等。

10.山东大学教授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1

学历: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及其重建的实验研究

承担科研课题

1. 2002~2004神经干细胞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山东大学青年科学基金)(第三位)

2. 2001~2003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和脑内移植的实验研究(山东省卫生厅)(第二位)2.0万

3. 2000~2003补阳还五汤和交变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机理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0C14)(第一 位)3.5万

4. 2000~2003慢性扁桃体炎的新疗法-啄治法的临床疗效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科40号)(第四位)6.0万

5. 1996~1999心脏与内关穴肽类神经分布及中枢投射相关性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Y95CO527)(第二位)3.0万

获奖

1. 2001年,周围神经实验性损伤及其重建的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位)

2. 1999年 山东苔藓志 山东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第五位)

3. 1991年,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相关关系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位)

4. 1991年,心脏与内关穴神经投射相关关系研究.山东省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位)

发表论文

1. 杨振纲,杨琳,高英茂,孙晋浩,李振华.怀孕可增加小鼠海马齿状回的细胞增殖和神经发生.解剖学报,2003,34(1):88~94

2. 杨振纲,杨琳,高英茂,孙晋浩,李振华.脊髓神经观赏披肝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解剖学报,2003,34(1):57~62

3. 孙晋浩,高英茂,杨琳,杨振纲,李振华.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黑质内移植后的存活及分化.解剖学杂志,2003,26(4):316~318

4. 刘强,杨琳,李振华,路钢,孙晋浩.大鼠心脏与内关穴区神经投射铜元关系的非荧光双标记示踪.解剖学杂志,2002,25(1):39~41

5. 孙晋浩,杨琳,高英茂,李振华,杨振纲.补阳还五汤对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40(5):406~408

6. 底秀敏,李振华,杨琳,孙晋浩,王伟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现代康复,2001,5(12下):58~59

7. 孙晋浩,杨琳,高英茂,李振华. 6-羟基多巴不同部位损毁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现代康复,2001,5(12上):46~47

8. 孙晋浩,杨琳,高英茂,李振华,杨振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胚胎干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现代康复,2001,5(11下):68~69

9. 王相利,杨琳,李振华,尹群生,王宏宇. "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9,37(1):41~43

10. 王相利,杨琳,李振华,王宏宇,尹群生.交变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8,36(4):274~277

11. 杨琳,李振华,尹群生,王宏宇.健步丸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35(3):199~203

12. 李振华,杨琳,王宏宇,尹群生.氦氖激光照射对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35(2):112~115

13. 杨琳,李振华,尹群生,王宏宇.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和修复的实验研究. 解剖学杂志,1997,20(5):457~460

编写教材及著作

1. 临床中枢神经解剖学 (参编)科学出版社,2003

2. 系统解剖学(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3. 人体解剖学多选题(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2-17

4.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5. 人体形态学(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 新编基础医学问答(参编)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

7. 人体解剖学及彩色图谱(主译)山东科技出版社,2000

8. 新英汉科技缩略语大辞典(主译)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9. 基础医学(主编)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10. 格氏解剖学(参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1. 人体解剖学考试复习指导(参编)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1998

12. 英汉人体解剖学名词(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7

13. Human Anatomy(参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14. 外科手术彩色图谱(参编)山东科技出版社,1997

教学研究课题

1. 2003~2005人体解剖学名牌课程建设(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一位)0.4万

2. 2002~2005 建设解剖学名牌课程(山东大学)(第二位)

3. 2002~2005神经科学课程的创建及教学模式的探讨(山东大学)(第二位)

4. 2000~2003深化解剖学课程改革,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山东大学)(第一位)0.2万

教学研究论文

1. 李振华,张立平,田 铧,刘树伟. 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新世纪教学论丛(第二辑):447~450

2. 田 铧,李振华. 七年之于英语班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 基础医学教育,1997,5(1):34~35

11.李振华 在读博士李振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网络所在读博士。1983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05、08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硕士,研究领域包括P2P网络、P2P流媒体、视频编解码技术等。

12. 沈阳航天新新集团科技图书馆馆长女,1952年8月生,辽宁沈阳市人。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现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沈阳航天新新集团科技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辽宁省图书馆学学会会员、沈阳市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国国家信息网络成员、辽宁省信息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航空辽宁宇航学会会员。她先后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和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著作主要有《文献检索与利用》、《高校文科文献检索教程》、(该书已被全国教育组织和联合国教科组织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图书馆管理工作指南》、《经济信息理论研究文集》、大型系列丛书《经济谋略库》(其中参与《世界公关战》、《世界信息战》上下册的编写工作)、《中国图书情报工作文库》、《图书情报工作见识录》、《图书馆发展新论》等。主要学术论文有《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图书馆要迎接科技咨询的挑战》、《信息咨询制度的历史演化》、《试论大中型企业图书馆如何为科研生产服务》、《试论开发信息资源在发展企业中的重大作用》、《图书馆要投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抓住机遇服务企业发展自己》、《在改革中企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立足改革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试论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论信息时代科技及信息人才的素质要求》等。在实际工作中她以丰富的理论经验来完善图书馆的全面科学化管理,使之发生明显变化。改变了图书馆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拟定一系列图书馆工作中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为图书馆培养了后备人才,将图书馆的知识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她所领导的图书馆在为科研生产服务中成绩显著,所以连续多年被评为图书馆系统先进单位,并在图书馆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业绩被编入《中国图书情报机构名录大全》之中。

13.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山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仪系激光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从事大学物理课程辅导和实验指导等工作,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回到浙江大学光仪系任助教。1987年9月考取浙江大学光仪系研究生,于1989年12月获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信电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小型固体激光器,并于1994年4月获“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6月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激光雷达和地磁方位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6月出站,留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其间曾于2003至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主动成像激光雷达技术、动态参量的光电测试技术和生物医学光子学中有关光在组织中传输规律的研究。曾主持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是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激光技术》、《应用科学学报》等专业期刊编委。近年来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主讲用英语原版教材授课的“光学”(包括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双语教学课程,以及专业课“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等;主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激光技术”和“光学检测”等。

14.武汉协和医院护士

李振华

李振华,女,护理学学士,护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护士。

从1998年起,开始担任中专《内护学呼吸系统疾病》的授课任务。年年被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主持的多次英语教学查房在院内、学生间反响优良。2001年,参加协和医院第一临床学院“授课比赛”,荣获二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