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田

徐尚田师傅,生于一九三三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他由中国到香港定居。于一九五零年九月,他开始在九龙深水埗大南街159号和黄竹街交界的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当秘书而认识当时在饭店工会刚开始教授咏春拳大约四个月左右的叶问宗师。因他与叶问都是只身来港的关系,因此大家倍感亲切。经过数月在旁观察叶问的教授,以及在梁相及骆耀等师兄的催促下,他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正式拜叶问为师而展开了他咏春的一生。(右图﹕叶问及徐尚田摄于饭店工会天台)
因为在旁己观察了数个月,因此他第一天已不用叶问开拳而能够打出整套小念头。平时他除用心练习外,亦非常留心叶问教授其它师兄弟的一切。大约一年后,叶问开始要他练习转马。他每天坚持用数小时去练习转马。直至大约半年后,叶问才开始叫他练习寻桥的拳套。因平时的留心,他第一次打寻桥亦如小念头一样,不用叶问教授而能将整套拳打出来。
大约一年后,他开始学习木人桩。每年他大约学廿、三十招左右,直至整套学完。而大约在学寻桥的两年后,他便开始学习标指。在一九五五年间,他第一次接触棍。因他大约每年学一式的关系,所以要七年左右时间才完成整套六点半棍。
到他学八斩刀时,已经是很后期的事,那时他已非正式地授徒。在一九五七年至五八年间,他开始分三个阶段的工余教授。第一阶段,是上门教授。第二阶段,当他在九龙油麻地上海街433号和登打士街交界的红楼酒店居住时,那时的店东允许他在酒店的天台授课。第三阶段,当他转工至九龙深水埗福华街香港织造业职工总会工作时,因利成便,就在那里授拳。就在那段时间,他开始学习第一部份的八斩刀,那时大约是一九六三年。(左图﹕红楼酒店位置现时改建后的样貌)
在一九六四年的夏天,他于九龙弥敦道四五六大厦开始正式设馆授徒,同时亦完成了第二部份的八斩刀。在一九六五年,馆址迁往九龙深水埗长沙湾道11号三楼,而他亦在当年完成整套八斩刀。在一九六七年,馆址再搬往九龙长沙湾道3号四字楼C座,即现馆址至今。
在学习咏春的过程中,为着有更充裕的时间去练习,及在梁相及叶问的提议下,他搬进饭店工会内与叶问同住。他与叶问,大家共同生活了大约五年。直至一九五五年,他因转工至香港岛湾仔区的香港营业汽车司机工会工作而搬往湾仔轩尼诗道居住。由一九五一年至五五年间,他跟随叶问于一九五三年搬迁到九龙深水埗海坛街,及于一九五四年搬回饭店工会。之后在一九五五年搬至九龙油麻地利达街。
叶问宗师在他心目中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长者。叶问从来不在不相熟的人面前提起功夫。在外表上,叶问非常温有礼,似一个儒者多过授拳者,他没有一个练拳者的霸气。未跟随叶问之前,他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功夫的人。但自从认识了叶问后,受叶氏教拳时毫无保留的胸襟,以及博大的咏春理论所吸引
除了咏春外,他大约在十岁时,因自小体弱,故在父亲的要求下学习太极以强身。那时他学习太极,是不什了解,只是听和跟着师傅的动作去做。之后的练习,要父亲长期催促才去做。到一九四九年来了香港,为了继续练太极,他家姐的一位同事愿意义务教他。那时,他才开始正式认识太极拳的理论。不久,他便到了饭店工会工作,因此日间听咏春理论,而晚上学习太极理论。经过了数月的思考,他觉得咏春比太极更适合自己。太极和咏春表面上,理论和意念非常相近,但在用力的技巧上,他个人觉得是相反的。当时他有五呎八吋半高而只得一百一十二磅重,实在是太瘦弱了。但咏春技巧能令他可以完全不用肌肉而产生强大的攻击力。自此之后,他便尊心研究咏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