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图书简介】 -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本书以明代“剪灯”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在理清明代“剪灯”系列小说作家生平、思想与作品版本、成书等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剪灯新话》《剪灯余话》《效颦集》《花影集》《觅灯因话》等作品的文本特色,以点带面,勾勒出“剪灯”系列小说由扬情到崇理以及近史趋哲的演进历程。本书还将朝鲜之《金鳌新话》、日本之《雨月物语》以及越南之《传奇漫录》等纳入“剪灯”系列小说的研究视野,揭示了明代文言小说对周边近邻诸国文学的具体影响。由于选题的特殊性,使得原始文献的梳理与考辨、文本的解读以及域外传播研究成为本书的三大特色。本书不仅可以全面推进明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可深化中国文学对亚洲文学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乔光辉,男,1970年12月生于江苏东海,2000年5月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在职博士后,近年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艺思想研究。在《文学遗产》《文献》《世界汉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明清江浙地区文学的域外传播研究”(04ZWC027)、“十一五”规划项目“木刻插图与明清小说戏曲的传播”(06JSBYS007)以及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瞿佑全集校注”(0525)等,主编、参编《唐宋词鉴赏》《大学语文》等著作十余部。

【图书目录】 -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重视对“剪灯”系列小说研究

——《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序

第一章 “剪灯”系列小说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剪灯”系列小说名称的界定

第二节 “剪灯”系列小说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瞿佑与《剪灯新话》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作家个案研究之一:瞿佑研究

第一节 瞿佑年谱订补

第二节 瞿佑交游考

第三节 杨维桢与瞿佑家族交游考

第四节 瞿佑的哲学、文学思想探析

第五节 自信·彷徨·忧伤

——从词作看瞿佑的心路历程

第三章 作家个案研究之二:李昌祺研究

第一节 李昌祺年谱

第二节 游弋在“台阁”与“山林”之间的孤独者

——李昌祺《运甓漫稿》的文化心理释读

第三节 “豁怀抱,宣郁闷”:李昌祺的仕宦生活与《剪灯余话》

第四节 大报恩寺与李昌祺的佛教情结

第四章 作品研究之一:《剪灯新话》研究

第一节 《剪灯新话》的素材来源探微

第二节 《剪灯新话》的版本流变考述

第三节 论《剪灯新话》中的爱情题材

第四节 论《剪灯新话》中的士子题材

第五节 论《剪灯新话》中的志怪题材及其他

第六节 杨维桢与元末明初文言小说的演变

第五章 作品研究之二:《剪灯余话》研究

第一节 “意皆有所指”与《剪灯余话》的受禁

第二节 《剪灯余话》日本天理藏本及张光启刻本杂考

第三节 论《剪灯余话》中的爱情题材

第四节 论《剪灯余话》中的志怪题材

第五节 论《剪灯余话》中的历史与士子题材

第六节 由扬情到崇理:从《剪灯新话》到《剪灯余话》

第六章 “剪灯”系列其他小说研究

第一节 赵弼的史评与《效颦集》的史学特色

第二节 陶辅“先人”生平事迹考

——兼论家世对《花影集》的影响

第三节 陶辅气理学说与《花影集》的哲理特色

第四节 “灯已灭而复举”:晚明文言小说《觅灯因话》发微

第五节 十二卷本《剪灯丛话》虞淳熙题辞辨

第七章 “剪灯”系列小说与其他文体的交叉互动

第一节 《月仙古渡》诗与《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的成书

第二节 论《剪灯新话》对《儒林外史》的影响

第三节 孰先孰后:话本《拗相公》与文言小说

《钟离叟妪传》关系考辨

第四节 元明中篇言情小说的时空叙事

——以《娇红记》、《贾云华还魂记》、

《钟情丽集》为例

第八章 “剪灯”系列小说的域外传播研究

第一节 明初中朝文化交流与《剪灯新话》的李朝接受

第二节 论《剪灯余话》对李朝小说《金鳌新话》的影响

第三节 《剪灯新话》在日本的流传与接受

第四节 “剪灯”系列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兼与阮屿《传奇漫录》比较

主要征引书目

著者近年相关科研论文目录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