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司马镇

地理位置司马镇位于两省(山东省、江苏省)三县(金乡县、单县、丰县交界处),金乡县境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52.74平方米公里,辖84个自然村,43个行政村,人口3.2万人,耕地4.6万亩,省道枣曹线、金南灌溉枢纽东渔河横贯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人文历史司马镇建制较早,镇驻地司马集原名司马城,据传说:“三国时期,司马懿在此屯兵,为防不测,四周筑城墙高数丈,成方形”,遂取名为司马城。相传司马城曾建有五虎庙,大铁塔。明末,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这里逐渐形成南北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集市贸易,到清代已是市贾云集,相当繁荣。因司马集建有石碑桥,且又居住着万姓家族,有万四、万五兄弟两人,加上天天成集,商贸繁荣。故传有“司马有三百(碑)单(担)一桥,桥桥一百(碑)单(担)三孔,天天成大集,不到万四到万五”的美好传说,司马城也由此演变为司马集。

抗日战争时期,司马设乡,湖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司马乡归属抗日八区管辖。建国后,金、加、鱼(金乡、嘉祥、鱼台三县)合并至1958年改制成立人民公社,司马归鸡黍管辖,1962年司马重新建制成立司马人民公社,隶属金乡县管辖,1984年,改制为司马乡,2000年,撤乡建镇,成立司马镇人民政府至今。

农业经济镇党委、政府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镇党委、政府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续四年落户司马。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先后开发了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开发面积4.6万亩,共开挖引排水沟130公里;铺设PVC管道12万米;铺设柏油路、沙石路、硬化路155公里;修建修复桥涵869座,新打机井620眼;新建林网4.6万亩,栽植苗木42万株,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90多万方。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桥涵闸井相配套的新格局。先后有30多个市县来参观学习,被评为省级精品工程,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开创观光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多措并举,作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推行了堤滩林权改制,在东鱼河两岸发展以美国油桃、金太阳杏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30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成2万亩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和2000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上马建设了60亩高档大棚特菜基地。全镇大蒜、棉花种植面积稳居5万亩以上。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47元。

乡镇建设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村村通”工程的难得历史机遇,举全镇之力,大干苦干,严把筑路市场准入关和工程质量监理关,积极实施公路建设。全镇新修道路126公里,构筑了“六纵六横”的交通格局。镇驻地建成了“四纵四横”的主街道,形成了四个相对分开的专业市场,完成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五化工程,小城镇建设卓有成效。

发展环境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负重奋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民营经济、社会稳定、基层党建等多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由2003年全县综合考评第八名,2004年第五名,2005年跃居全县第一名。全市林业生产现场会、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县教育两基迎验工作现场会、信访稳定现场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现场会、治安防范现场会相继在司马召开,全镇呈现出人心思定、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下辖村庄司马村

老李寨村

魏庄村

魏门楼村

曹庄村

白庙村

白腊园村

李大庄村

邵庙村

东刘楼村

张大庄村

南徐庄村

率庄村

程庙村

东周楼村

周固堆村

塘坊村

唐庄村

张周胡村

仇李村

夏楼村

候高庄村

薛洼村

周庙村

茶棚村

袁庄村

蔡庄村

韩杨村

西张洼村

杨关村

杨邵村

前李村

玄帝庙村

杨马村

东蔡庄村

东马庄村

古李沟村

牛庄村

李官庄村

大孙庄村

田庙村

大冯庄村

赵村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30409

15125

15284

家庭户户数

8956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345

家庭户男

15085

家庭户女

15260

0-14岁(总)

7534

0-14岁男

3946

0-14岁女

3588

15-64岁(总)

19950

15-64岁男

9935

15-64岁女

10015

65岁及以上(总)

2925

65岁及以上男

1244

65岁及以上女

168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63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