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①个别教学。
我国宋代以前的各级官学和私学,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教育均采用个别教学,它是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却能较好地适应个别差异。17世纪以后随着班级授课在世界范围的普遍采用,个别教学就成为了教学的非主要组织形式。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个别教学在欧美各国重新受到重视。
②班级授课。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19世纪中期,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在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并在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③特朗普制。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是中学高年级和大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