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按《汉书·地理志》记载:犍为郡,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领县十二。

此十二县是: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僰道(今四川宜宾市区)、江阳(今四川泸州)、牛鞞(今四川简阳)、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县(今四川合江)、南广(今四川珙县付家坝)、朱提(今云南昭通)、(今云南宣威)、堂琅(今云南巧家、鲁甸)、汉阳(今贵州赫章、威宁)。

关于犍为郡的治所,《华阳国志·蜀志》记:“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时治鄨(今贵州遵义),其后县十二,户十万。鄨,故犍为地也。”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广县,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迁治僰道城(今四川宜宾市市区)。

王莽时改犍为郡为“西顺郡”,徙治于武阳(今四川彭山),仍领前述十二县。

东汉时,犍为郡辖地缩小,领八县。

南朝齐时,犍为郡治地由武阳迁还僰道县,领五县。梁武帝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改置戎州,领一郡、二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戎州复置犍为郡,治地不变。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复置为戎州,迁治南溪,太宗贞观中迁还僰道。

查考地图可知,西汉时期,犍为郡的治所均不在宜宾西南。如鄨(今贵州遵义)在宜宾东南;南广在宜宾正南;僰道即今宜宾市区。只有犍为郡十二个属县中的朱提(今云南昭通)、堂琅(今云南巧家、鲁甸)在宜宾西南,但仅仅是属县而非治所。至于王莽时将犍为郡改名为“西顺郡”,将郡治所迁于武阳(今四川彭山),则位于今宜宾西北。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