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原为1913年中国蒙藏院所开办的国立蒙藏学校所在地,位于北京西单小石虎胡同,2006年被列入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原古建筑还在,但被民族大世界商场占据。

历史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前身是明朝初年的常州会馆,明朝末年是崇祯朝大学士周延儒的住宅,清朝初年曾为建宁公主府。

雍正二年(1724年),设左右二翼宗学,作为皇室贵族子弟学校,其右翼宗学即设在此处,相传曹雪芹也曾在这里作过短期教习。乾隆九年(1744年),右翼宗学迁往绒线胡同,旧址被赏赐给大学士裘曰修作为住宅。 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该宅闹鬼。

乾隆后期该宅被赐给乾隆帝长子定亲王永璜之子镇国公绵德(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后绵德在乾隆四十九年晋为贝子,保存至今的府邸即为清朝贝子府的规制。清朝末年,该府由毓祥继承,因此又被称为“祥公府”。

清朝被推翻后,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学校。1924年在东侧院建立松坡图书馆第二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前身即蒙藏学校)曾以此为校址。1980年代,曾被计划拆除以建立民族大厦,但该计划被搁置,为筹集建大厦资金,该旧址建起了民族大世界商场,出租摊位。

该址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

现在蒙藏学校旧址基本保存了贝子府的府邸格局,占地面积11880平方米,其中古建筑3200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

西侧院位于小石虎胡同33号,是三进院落,尚存府门、正厅、过厅、后厅、东西跺殿、东西配殿,均为灰筒瓦硬山顶,有大吻、垂兽,共有房间50余间。旧址内有一棵古枣树,其树高10米以上,树围2.8米,相传为明朝初年种植,已有六百多岁树龄,有“京都古枣第一株”之称。

东侧院位于小石虎胡同38号,为原松坡图书馆,现部分建筑已被拆毁,为两进院落。

该旧址现上级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旧址被民族大世界商场占据,府邸内充斥了各种商铺,部分古建的内部墙壁已被拆除,作为服装超市、精品鞋城等。旧址内私搭乱建严重,并有很大的火险隐患,2007年4月北京市文物局对其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北京市政府计划2007年内对该址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撤走商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