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使馆旧址

比利时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十字路口东北角,现为紫金宾馆。这座乡村别墅式的建筑就是尾随英法在东交民巷地区设立的比利时使馆旧址。
比利时使馆旧址始设于同治五年(1866年)。现存建筑年代不详,但从总体上讲均属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其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用砖砌出三个仿阶梯式山墙和由雉碟组成的山花,为英国都铎式风格。主楼前是一座大水池,四栋宅邸配楼在主楼前作东西对称布置。主楼立面作阶梯式三角山花,是仿欧洲古典风格而建。但比利时使馆建筑上的"阶梯式"山墙已经不同,它纯粹已变成一种人为的装饰,只不过是在怀旧幻想因素驱使下,以旧风格所启发的某些想象而表达出对昔日盛世的依恋之情。
比利时使馆同英、法、俄、德、意、奥、日、荷使馆一样,是列强挟制与勾结清政府,压迫中国人民,推行对华侵略的大本营。列强侵占北京以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怒。这种愤怒终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和教堂的方式爆发了,与其他使馆不相邻的比利时和奥、意、荷四国使馆首当其冲。义和团在继当年旧历五月二十五日攻克了奥、荷使馆之后,又于二十七日攻克了比利时和意大利两国使馆。后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合力镇压下惨遭失败。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退还了攻占的各国使馆与教堂,将东交民巷地区辟为列强专用的使馆区,用庚子赔款让列强重修再建使馆、教堂。除西班牙外,包括比利时在内的列强十余国均肆意扩大其使馆的地盘,于其内修建兵营,出租地产,建造由洋人经营的银行、邮电、商业行馆。这些带有昔日屈辱印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保留至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同时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