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贤镇
浚县卫贤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县城西南部,东临小河镇,南连新镇镇,北接钜桥镇,西界淇河与淇县相望,东北与白寺毗连,总面积81.1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5.9万人。是鹤壁市发展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先进乡(镇)、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
卫贤镇代码:410621107。2006年,辖48个村委会:卫贤村、砖城村、前屯村、后屯村、北纸坊村、袁香菜村、刘香菜村、陈香菜村、刘堂村、张屯村、李屯村、冯屯村、游屯村、任屯村、温屯村、姚村、南纸坊村、曹香菜村、侯香菜村、李香菜村、赵岗村、前交卸村、中交卸村、后交卸村、来庄村、前草店村、后草店村、杨马湖村、尚村、于村、王含珠村、卢含珠村、姜含珠村、赫含珠村、裴村、龙口村、南郭庄村、裴营村、卫李庄村、于营村、高营村、前公堂村、后公堂村、山西村、宋谢庄村、李小屯村、大宽河村、小宽河村。
卫贤镇地处火龙岗余脉南端,淇河平原,全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便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镇)”;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1999、2000、200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鹤壁市“农业结构调整及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6月该镇被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几年来,卫贤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县农业工作要求,狠抓落实,农业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镇政府所在地卫贤集历史上曾有“集贤庄”之称,隋时起称卫县,新中国成立后,卫县改为卫贤。原坐落在卫贤集的恩荣坊为全县仅存石坊,具有较高的艺术、文物价值,系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卫贤集西距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仅5公里,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电力通讯发达;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设施及功能日臻完善。
该镇气候温和,土壤种类多,适种作物广泛,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几年,该镇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业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千亩大棚早熟西(甜)瓜生产基地。卫贤镇借助地理、资源、交通等优势,生产的“淇河边”牌系列无公害西(甜)瓜、油桃、中华寿桃等农产品畅销京津等地。畜牧产品、水产品种类多、质量优,规模养殖、特种养殖发展势头强劲。更有“淇河三珍”之称的双背鲫鱼、缠丝鸭蛋、无核枣等特产远近闻名。工业生产方面,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现已形成了以铸造、建筑、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保健铁锅、预应力水泥构件、玻璃、装潢木线、塑粉、浸塑制品、皮革、皮毛、洗衣膏、粉、农药、编织袋、工业链条、食品、饮料、饲料等。
该镇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人才辈出,其中有许多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村庄多达十几个,以宋谢庄村为例,该村先后出现的名人多到文学,农业,银行,公安,党政,通讯,以及风水学多个行业,“我们村称为文化之村”是当之无愧的,宋谢庄村代言人未付海这样说。
近几年来,为了发挥农业大镇优势,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立足实际,围绕“农”字做文章,并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发挥科技优势,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经过外出考察和多方论证,切合卫贤实际确定了“沿路瓜菜沿河养,东北林果南抓粮 ”的结构调整总体规划。一是发展定单农业,推进优质专用粮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全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优质玉米5.5万亩。二是搞好园区建设,突出抓好“一园、两线、三点”工程。一园即在裴营建成以名优特新林果研究繁育为主的鹤壁市绿大地林业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500亩,已被列入国家林科院“984”项目研究基地。两线即沿钜新线和淇滑线两侧500米内发展瓜菜、林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三点即以裴营、袁香菜、南纸坊为中心辐射周边各村建成三个西(甜)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500亩,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注册了“淇河边”牌农产品系列商标,并印制了精美包装,提高了产品档次。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的认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依托鹤壁市绿大地的先进技术优势,把经济林建设作为2005年农村结构调整的主攻目标,截至目前,该镇以裴营、卫贤、刘堂为中心发展美国杏李300亩;以公堂为中心发展优质苹果600亩,发展中华寿桃200亩;以南纸坊为中心发展温室油桃300亩,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任屯为中心发展温室花菜育种50亩;沿淇河大堤发展药枣、甜柿1000亩。
(二)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再添经济新亮点
该镇按照“稳定猪鸡生产,优化畜禽结构,发展草食家畜,鼓励特种养殖”的发展思路,使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规模养殖肉鸡、蛋鸡、生猪稳步发展,草食类羊、兔的养殖发展迅速,特种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是以生猪、肉鸡生产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养殖业发展,推广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村委会+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二是经多方协调,从山西秦岭购进肉牛130头,在全镇分散养殖。三是特种养殖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全镇已形成“三点一线”的畜牧业生产格局,“三点”即以北纸坊、前公堂、山西、裴村为中心的鸡类生产基地;以游洋养殖场为中心辐射卫贤集、北纸坊、于营的生猪生产基地;以兴达特养场为中心辐射南纸坊、后公堂、后交卸、中交卸的特种养殖生产基地;“一线”即沿淇河一带形成的水产生产线(主要是网箱养殖淇河鲫鱼、生产淇河缠丝蛋)。目前,该镇养鸡专业户达556个,专业村8个,仅北纸坊村养蛋鸡达15万只,日产蛋万斤以上,养猪专业户80个,养羊专业户90个,养牛专业户23个,建成1个年出栏1万头瘦肉型猪养殖小区和5个年出栏30万只现代化商品肉鸡场。
(三)林果业发展迅速,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春、冬两季的植树造林工作中,全镇共植树28万株,绿化通道15公里,沿淇河绿化4公里,新建林网6000亩,完善林网10000亩,荒地造林3000亩,发展经济林1000亩,建成以公堂为中心的千亩优质苹果基地。
围绕“3112”工程规划,全年新打配套机井32眼,铺设地埋管道4万米,修建桥涵18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新增节水面积1万亩。在镇财政困难情况下,挤出35万元在尚村、于村完成了一个高标准水利小区。市、县组织的“红杯赛”检查评比中,该镇被评为一类乡镇,天来渠清淤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好评。11月份,对民丰渠、全丰渠、六支渠三条渠进行了清淤,全长近2万米,共清淤3万多方。
(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该镇重点发展蔬菜和果品加工业,并不断提升畜产品和粮食加工业档次,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以优质畜产品、优质粮食、优质蔬菜和优质果品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培植引导了兴旺、帅牧等饲料加工企业调优产品,提高质量。搞好招商引资,培育加工龙头。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有针对性地走出去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该镇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兴旺公司又投资150万元扩大了规模,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