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是佛洛依德所著的一本人类学及心理分析的著作。其内容主题主要包括:
乱伦的畏惧
1. 对图腾禁制的破坏将招致族人的报复或是惩罚
2. 相同图腾的族人不得通婚的外婚制度
图腾部落有时候会分化成不同的氏族,而氏族又分化不同的次氏族,此乃为了避免乱伦而衍生的制度。
禁忌和矛盾情感
禁忌(taboo)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外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
“触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将成为禁忌”(ex:触犯禁忌的人将会导致其他人产生对他的“接触恐惧”)
禁忌的来源是归因于附著在人或鬼身上的一种神秘力量(马那),他们能够利用无生命的物质作媒介而加以传递。
通常的禁忌又分成如下的三种:
1. 对敌人的禁忌:例如说请求被杀的敌人息怒,或是从事赎罪和净化行为
2. 对统治者的禁忌:对统治者的禁忌不只代表保护,也代表一种监视
3. 对死人的禁忌:不准和死者接触,对于死人的禁忌会如传染病般的蔓延。(如上所说的)
在本能欲望没有被消除之下,禁忌产生的禁制只是将欲望压抑,而没有将他消灭。禁制和本能都继续存在著,在本能与禁忌冲突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强迫症般的病症。(一些强迫症的病例起因来自于幼年期的压抑,在心理冲突的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缺失:健忘,因此患者常常忘记产生病症的动机,但是仍然不断的进行一些重覆性的行为,此乃为了平衡此种冲突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替代行为)
禁忌必然具有激励人们的矛盾情感和诱使他们去破坏禁制的特质。 “触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将成为禁忌”:这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人模仿的缘故,以免造成社会制度瓦解。
在对死人的禁忌之中,产生的一些强迫性病症道出了患者对于死者死亡的一种强迫性自责心态;其中的理由可能是:患者对于死者的死亡怀抱著潜在性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死亡发生的瞬间转变成自责。对于这种期待患者产生了一种防卫作用,宣称死者会伤害他们,因此避免和他们接触,此乃一种投射作用;因为此种作用的影响,他们对于心中产生期待死者死亡的懊悔因而减轻。
精灵说,巫术和思想的全能
1. 在人类的岁月中产生三种对自然的解释:精灵说,宗教说,科学说
2. 灵魂的观念是整个精灵说体系最原始的核心,此说相信无生命等物皆有跟人同样的灵魂
3. 精灵说产生了两种控制他物的理论:巫术和魔法
巫术:本质上以对代人的方式来影响灵魂的做法,使他们息怒或服从命令(ex:用喧哗和喊叫的方式来驱逐灵魂)
魔法:采取一种与日常生活心理不同的特殊方法影响灵魂,并不顾及灵魂的存在或其性质(ex:找出姓名并以强迫的方式驱逐灵魂)
在精神分析上,精灵和巫术的操作过程中,代表著为了将心理想得到而无法得到的事物利用心理机转来加以实现(思想全能)
图腾崇拜在孩童时期的重现
图腾不只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在佛式的精神分析中,图腾是父亲的影像替代物,从这边暴露的小孩对父亲的矛盾情感:伊底帕斯情结。如果说图腾动物代表著父亲,那么图腾观的禁忌:禁止杀害图腾动物以及和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意味著伊底帕斯的情结(弑父娶母)。
而在某些祭典中允许屠杀图腾动物,原始民族认为图腾动物的食用能让他们得到和图腾动物相同的神圣性(如同圣餐礼,借由分食代表耶稣基督的面包来仿同他得到认同和圣洁)。在这边发现的矛盾情感是:儿子杀害父亲,但是潜意识中父亲成为不可替代的形象,因此演变成借由祭典分食图腾动物来增加对父亲的认同。如果将之延伸到基督教神话:借由人类的血债血还观念,那么耶稣基督要牺牲生命才能获得天父的宽恕,那其可能犯下谋杀天父的罪名。而儿子进而取代了父亲的地位,列为神,因此可以说基督教延伸早期的图腾观念,将父亲角色删除以及掩盖。
图腾崇拜的十二原则
(一)禁止杀害或食用某种动物,可是,此种动物却可个别地被豢养和照顾。
(二)某种动物因意外而死亡时,它将像其它族人的死亡一样受到哀悼和埋葬。
(三)在某些情形下,禁食的禁制只局限于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
(四)当某种通常已被赦免的动物,由于事实需要而必须加以杀害时,则常须举行请求宽恕的仪式,同时,制造了不同的技巧和借口来试图减轻破坏禁忌(也就是指此种谋杀)后所可能遭受的报复。
(五)当动物被用为某一种仪式典礼的牺牲时,它将得到庄严的哀悼。
(六)在某些庄严的场合和宗教仪式里,人们披上了某种动物的皮革。在此情形下,图腾崇拜仍然存有其作用,因为,它们是图腾动物。
(七)部落和个人采用了动物的名称即图腾动物。
(八)许多部落在他们的军旗和武器上画上动物的形态,人们将动物的形态绘到身体上。
(九)如果图腾是一种令人害怕或危险的动物,那么,他们深信在部落中以它为名的人们能够免于遭受痛苦。
(十)图腾动物能够保护和警告它的部落。
(十一)图腾动物能够对部落内的忠贞族人预言未来并作为他们的领导。
(十二)在图腾部落内的人民常深信他们和图腾动物之间乃是源自相同的祖先。
版权信息

书 名: 图腾与禁忌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ISBN: 9787208051294
开本: 32
定价: 16.00 元
内容简介《图腾与禁忌》试图通过一些保留在儿童时期的图腾崇拜的遗迹,亦即通过我们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哪些细微迹象。来推导图腾崇拜的原始意义。图腾与禁忌之间的紧密关联又使得我们向着《图腾与禁忌》提出的假设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果最终的论述使得这一假设看起来很难令人信服,那也没有必要指责它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近似于现实,毕竟重建这种现实是如此的艰难。
编辑推荐《图腾与禁忌》由弗洛伊德的四篇论述图腾与禁忌的论文组成,其特色在于将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和发现用来解决社会心理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讨论图腾与禁忌问题时,弗洛伊德将之与儿童和神经患者相比较,因而能如弗洛伊德所说,在研究此问题的社会人类学及民俗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目录希伯来文译本序
前言
第一章乱伦畏惧
第二章塔布与矛盾情感
第三章泛灵论、巫术与思想全能
第四章图腾崇拜在童年期的再现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