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国家图书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瑞士国家图书馆

瑞士国家图书馆 Swiss National Library

【概况】

目前隶属于瑞士联邦文化事务局的国家图书馆经两院批准成立于1894年。1895年开始在伯尔尼的一套4室的公寓中运作,当时既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话。1899年图书馆搬迁到联邦档案馆,经过4年整合,馆藏向公众开放。1901年首次出版瑞士的国家书目。1911年制订了有关瑞士国家图书馆的联邦法律,根据法律其职能经常调整。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面向公众,旨在反映和传播瑞士文化。1915年在缺乏版权法的情况下,图书馆与瑞士出版商达成协议,国家馆可以免费得到上述机构的出版物每种1册。1928年开始编辑瑞士联合目录。

1931年瑞士国家图书馆搬到目前的馆址。1961年更新了与瑞士出版商协会及瑞士法语书商和出版商协会的协议。1989年瑞士国家图书馆归并到联邦文化事务局麾下。1991年瑞士文献档案馆设立。1992年联邦自治当局批准了有关瑞士国家图书馆的新法律,为图书馆重组铺平了道路。1993年开始在VTLS图书馆系统上进行电子编目。1995年国家馆设立了瑞士ISSN中心(使用德文和法文),成立MEMOEIAV,协调瑞士声音遗产的保存。1996年瑞士议会批准翻修主楼,并在1998-2000年完成。1997年将馆藏从主楼转移到国家馆新的地下典藏库,并引进自动化外借。1998年联邦委员会批准了关于瑞士国家馆的新条例。

2000年开始实施脱酸计划,并设立图书保护中心。2001年国家馆搬回扩充和翻修大楼,在新阅览室中正式开始多媒体服务。2002年Helveticat目录进入虚拟图书馆系统。“Helveticat”是以各种媒介形式存储的文献产品(手稿、印刷品、数字化产品、绘画或声音文献);所有国外出版的瑞士作家撰写及有关瑞士的作品;该词还包括所有官方机构的出版物,乐谱、报纸、学位论文甚至电话和地址名录。

【组织机构】

瑞士国家馆馆长之下设藏书部——负责采选、编目、目录、典藏、图保以及ISSN中心;公共关系部——负责信息中心、瑞士联合目录、连续出版物目录和外借;专藏部——负责文献档案和舆图收藏;员工部——负责管理秘书、计算机系统、文化活动、国际关系、培训和物业。

【隶属关系】

瑞士国家图书馆隶属于瑞士联邦内政部下属的文化事务局。

【法律依据】

原为1911年的联邦法,现为1992年的新联邦法。

【职能】

瑞士国家图书馆馆负责收集、编目、保存与瑞士有关各领域各学科的各种媒体信息,同时确保这些数据最大范围的可获得性。

【人员】

1998年国家馆全日制员工103人。

【经费】

1998年全年预算:18,083,530瑞士法郎。

【馆藏建设】

1911年联邦法要求该馆收集所有瑞士出版物;国外出版的与瑞士有关的出版物,无论其是古代作品抑或是现代作品;瑞士人撰述后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国外出版的作品或侨居在瑞士的居民的作品。

1992年的新法律将收藏范围扩大到新媒体。国家馆虽然与瑞士出版商协会及瑞士法语书商和出版商协会签定有无偿赠书1册的协议,然而在电子出版物方面没有此类协议。

每年馆藏增加55,000个题名。

【馆藏】

2002年底馆藏总量3,500,000卷(件):专著2,456,430件;期刊506,296卷;CD-ROM及缩微品9,090件;制图资料、图片、地图333,207件;音乐出版物46,965件;视听资料10,228件,现刊10,000种。总架长40公里。

【馆舍】

国家馆书库面积6,200平方米、办公室及公共空间12,000平方米,总计18,200平方米。

【读者服务】

国家馆向所有瑞士的居民开放。设有隶属于用户服务部的专门外借机构,可按要求提供邮寄外借,但1951年前的出版物仅供在阅览室使用,本馆职工及读者外借图书不收费。

【联机检索】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国家书目;期刊联合目录;档案索引;万维网服务可获得最新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