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布里大教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坎特布里大教堂

坎特布里城市(Canterbury)坐落于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Kent)的东部。现在它是英国圣公会的中心,当然坎特布里大主教也是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导者。现任的坎特布里主教名叫罗汉威廉(Rowan Williams)。

公元前43年,在罗马军队入侵英格兰的契机下,坎特布里也随之以商业中枢而发展起来。公元597年,天主教罗马教宗国瑞一世(Gregory the Great)派遣当时任罗马圣安德肋本笃会院的院长奥古斯定(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带领传教士首次进入英格兰。很快传教士们在奥古斯定的指导下在坎特布里城墙外创建了圣伯铎和圣保禄本笃会修道院,几个世纪后这个修道院改名为奥古斯定修道院,以纪念埋葬于此的奥古斯定及他所作的贡献。这个修道院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已经成为废墟,但现在可以看到一此遗留的残痕。当奥古斯定使肯特国国王皈依了天主教后,英格兰的天主教很快发展起来。而这群传教士的首领,奥古斯定后来成为坎特布里的大主教。起初教宗国瑞把英格兰分为两个教区,一个在约克(York),一个在伦敦。后来由于教务需要,在奥古斯定的要求下,教宗成立了坎特布里教区代替了伦敦。

坎特布里大教堂是英格兰内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当然这个教堂也有他的历史沿革。最初的教堂是由奥古斯定于第七世纪初所建。考古学家于1993年在现在的大教堂正厅下发现了这个以撒克逊风格为主的教堂痕迹,这是一个奉献给耶稣救世主的圣堂。第八世纪,教堂在当时的大主教卡斯伯特(Cuthbert 740-760)指导下得以重建,并奉献给洗者若翰。第十世纪,教堂在当时的大主教奥得(St.Oda the Severe 942-959)的指导下,教堂得以改进及更新。特别是加长了主殿的部分。第十一世纪,第一位诺曼第主教兰弗克(Lanfranc 1070-1077)重建了当时仍以撒克逊风格为主的教堂。后来圣安瑟莫(Saint 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大主教在他的任期内使教堂附属的修道院达到了辉煌。

第十二世纪亨利二世为英国王,他是一个拥有极度权力欲的人,他也一心想掌握教会的权力在他的手中。当多玛斯白克(Thomas Becket)还是一个世俗之子的时候,他的聪明才智和高效率的办事才能已经使当时任坎特布里的大主教西奥博尔德(Theobald)大加赏识并为之重用。每当教会有什么与国家的公事交涉的事情,主教都会委托多玛斯去办理。后来由于大主教西奥博尔德的推荐,多玛斯也为国王所赏识,并担任国王的一个重臣,并很快成为国王的最信任的心腹。甚至国王让自己年青的儿子和多玛斯一起居住并学习知识。后来由于国王想把一种叫丹麦税赋的中世纪地税也要强加于教会时,曾与多玛斯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当大主教西奥博尔德死后,国王要指派多玛斯为坎特布里的主教,虽然多玛斯极力央求国王不要任命他,但由于教会内的大多数高级教士也极力钦佩和欣赏多玛斯的人格和才能,加上来自国王的压力他还是于1162年6月3日成为坎特布里的新主教。出乎国王意料之外的是,多至斯由原来一个忠于皇室的臣子一下子变成忠于教会的禁欲高级教士,而且极力维护着教会的权益。当教宗亚力三大三世(Alexander III)与英国国王发生意见分歧时,多玛斯极力拥护着教宗。并开始竭尽全力地使教会独立于政治以外,而不受国王的控制。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国王大怒。国王召集大臣群会,决定充军流放多玛斯。多玛斯声称他的生命为了基督的教会而处于风险中是值得的。于是多玛斯被押进了一个渔船而流放法国,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保护。通过教宗与英国王的多年外交交涉,亨利二世就在教宗正要决定将他开除教籍之时,答应了一项协议,同意多玛斯返回教区。可是亨利的怒火仍在,对他的大臣说:有谁能为我除掉这个爱管闲事的多玛斯?于是经过大臣们的密谋加上国王的意愿,多玛斯于1170年在坎特布里大教堂被暗杀,成为历史中四个被暗杀的坎特布里主教中的第二个。后来因为多玛斯的遗体及灵墓奇迹不断,人们一直视这位主教为天主教会的圣人,教宗亚力山大于1174年7月12日宣布他为圣人,当然现在英国圣会会也承认他是圣人。1174年教堂大火,烧毁了整个东面,于是威廉(william of Sens)重建了一个哥德式的唱诗班席位,包括尖角的拱门,飞拱,和肋骨形的屋顶设计。强调直线形的高大石柱和尖顶,创造了更宽大的教堂内部空间。圣三小堂就是威廉一手指导建造,专门为圣多玛斯白克遗体搬放设计的。1220年多玛斯的遗体从原来的灵墓迁入新建的圣三小堂,朝圣者的捐献维持着教堂的修缮。十四世纪,教堂的修道院院长多玛斯赤灵顿(Thomas Chillenden)在他的任期内(1390-1410)重建了教堂的主殿,以笔直的英国哥德式风格为主,就是我们们现在所看到的正殿大厅。1430年后原始的天使之塔(Angel Steeple)遭到破坏,至1490年至1498年得以修复。修复后的塔高约297公尺,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哈利钟楼(Bell Harry Tower)。十六世纪,教堂修道院全被解散,十八世纪中,原始的罗马式西北塔破旧损坏,一百年后才开始修复,修复后的塔为双姊塔,叫西南塔,现在叫哈努得塔(Arundel Tower),这是最后一次对大教堂大的一个改动。十九世纪,在以成废墟的教堂附属的罗马式修道院基础上建造了一个哥德式建筑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但这座建筑被第二次世纪大战中,被一个巨型炸弹毁掉,而这个炸弹原本是投向大教堂的,却没有命中。后来虽然重修,但规模很小。

让我们去现在的教堂看看。在走进教堂大院之前,你会看见一个雄伟的大门,最早建于都铎王朝的初期,可能是为了纪念亨利七世的长子亚瑟,威尔士王子,他于1502去世,年仅16岁。大门于1931年至1973年得到修复。正面的盾徽代表了亚瑟王子的王室官员和他所信任的拥护者。那厚重的西门是朱克松主教所赠。这个教堂在白天是要收费的。好些英国本地人都没有进去过那座教堂,因为门票很贵的。当你走进了大院,从不同的建筑风格的融合可以反映大教堂从11世纪至今的历史。从教堂的西南往上看,你会发现两座成又成对的塔,但它们这间支却隔了四个世纪。左边的大德鲁伊塔建于1832年,以替换建筑师兰富南克于1070年造的罗马式建筑。这座塔里放置着五座报时的谐音钟和一座最重的3185公斤的大登士丹种。牛津截是玛皮尔1434年的作品,放了14座鸣钟。两座塔之间的是花格西窗。坎特布里的街道和教堂都不是正南正北的方向。在西方,人们习惯于说前后左右,不说东南西北。坎特布里大教堂是程西北到东南方向坐落的。你从西南门廊进入教堂时,会发现门廊上装饰着历史人物的雕塑,由西奥多皮费于1862年所作。请看拿盾牌的中世纪天使雕像,很有特色。头顶上是具有纹章的屋顶。走进门廊向右转,教堂的正殿大厅展现你的眼前。大厅中央有一个圣水盆,其顶部装饰着四位福音作者的雕像,于是1643年被清教徒打碎后,被一位主教所藏,1660年得以修复。注意西面的彩色玻璃窗子,绘有13位耶稣祖先像,作于12世纪晚期。其中一幅“掘地的亚当”最为著名。顶层的石头窗格里的绘画是14世纪作品,以圣人为主。在讲道台附近有一个铜制的软盘镶嵌在地板上,是英国圣公会的象征。走近最高处的内殿圣坛部分,在圣坛的左面是多玛斯白克的殉道地方。一座小祭台用以纪念这个圣人,名为剑尖祭台。因为当时由于一位杀手刺杀多玛斯时,用力过猛,他的剑刺中石缝,剑尖断留在石头缝里面。1982年5月29日罗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坎特布里主教罗伯特伦西一起在这里为世界和平祈祷。走进东侧的地宫,多玛斯白克的尸体曾在1170年至1220年停留在这里,当然许多奇迹也发生在这里。东侧地宫的尽头是耶稣小圣堂。走进西侧地宫,这是圣天使加俾厄尔圣堂,里面有11世纪的雕像和12世纪的壁画。再往前走是圣母小圣堂,这里有14世纪的墙壁浮雕和1982年的圣母铜制雕像,可以感觉古老与现代的对比。从地宫出来,走上内殿最高的台阶,通过一个小小的13世纪的铁门,另一个宽敞的圣殿呈现你的眼前,这是三位一体圣堂配有大教堂唱诗班的席位。你可以看到罗马式的最外厚重的墙壁及唱诗班席位顶部的早期哥德式的尖拱。继续往深处走,你会看见“圣奥古斯定的椅子”及一个铜制的读经台。读经台正上方的穹顶有象征基督复活的羔羊旗帜的浮雕。1178年,正在负责建筑大教堂的法国建筑师威廉桑斯因脚手架倒塌而摔下,正是在这个地方,他后来死在法国。另一位也叫威廉的英国建筑师继续完成了他的工作。右面是死于1443年的齐契得大主教的墓穴,是大教堂最精美的墓穴。再继续往前走,穿过大门向左转就会看见很显眼的彩色玻璃窗户,玻璃上的绘画是一个名叫“穷人的圣经”,意为这些绘画内容明了浅显,是当时为大部分上不起学的穷人设计的,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对圣经有所了解。例如左边的“诺厄的鸽子”,及“东方三贤士”。返身往回走,穿过大门走在齐契利的墓葬穴左边。走过东北耳堂,你的左边是一扇上三把锁的17世纪的门通向圣安德肋小圣堂,里不对公众开放的。走到三位一体圣小堂的尽头,你会看见绘有圣多玛斯白克的彩色玻璃窗户,是用古玻璃做成的。起初在1220年圣多玛斯的的圣龛就在这里,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毁掉了这个圣龛。现在只有一个蜡烛来表示圣龛的原始位置。这里是朝圣者的最终目的地。沿着走廊绕着尽头转过来,我们会看见大主教休伯特沃尔特的墓穴,这是大教堂最古老的墓穴,建于1205年;并看到称为黑王子的威尔士的墓穴及圣安瑟伦的小堂。如有兴趣不妨去一下东南耳堂及西南耳堂。在西南耳堂里有英国皇家海军坎特布里舰艇上的钟,每天十一点钟有人敲响此钟表示对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的纪念。走过中央墓穴从大教堂的南门出来,你可以教堂外部浏览一番。2002年现今英国女王依丽莎白曾经访问坎布布里大教堂。

现在坎特布里大教堂虽然没有伦敦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Abbey )那样有名,但在中世纪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大主教区主座堂。而且现在仍是英国圣公会大主教领袖的座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第一个介绍它的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