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学

学科定义建筑经济学 construction economics
研究建筑业部门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学科。把建筑业这个产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有关的经济问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每一个企业的生产都有周密的计划,但整个社会的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的。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筑经济学多限于微观角度,很少涉及部门,一般只是为了解决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才有条件把建筑行业的整体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部分来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加以研究,以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建筑经济学的产生社会主义建筑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建筑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了建筑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大规模展开,这类问题的研究更显迫切,于是在各类大专院校的土建专业陆续开设了建筑经济方面的课程,接着又创办了建筑经济专业,并于1958年出版了《建筑工业经济学》专著,开始了学科的创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建筑业,并开始对建筑业的经济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建筑业合理组织生产的规律性,为改进管理工作和指导实践提供理论依据。1956年以后,在一些高等学校设立了建筑经济专业(系、科),开设了建筑经济学以及其他有关的建筑经济课程,随后又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建筑经济研究机构,形成了一支建筑经济的教学与研究队伍。1978年以后,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筑业被列为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的部门,建筑经济问题更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有力地推动着建筑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研究对象和内容社会主义建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建筑业部门生产合理组织的规律性。它研究建筑业内部设计与施工、建设与安装、供应与需求以及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结合的形式与方法。同时,还要研究生产关系。但有人认为,主要研究生产关系;也有人认为主要研究生产力。
建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建筑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对建筑事业发展的影响;
②建筑业生产力的组织,内部结构与各种施工比例关系;
③建筑业的投入与产出;
④建筑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⑤建筑业的经济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⑥国家有关建筑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令以及管理体制等上层建筑问题的研究。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建筑业发展的经济规律,改进管理,完善生产关系,以促进建筑生产技术的发燕尾服和提高建设业活动的经济效果。
同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分工由于从不同范围和角度研究建筑经济问题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经济学科。建筑经济学是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来进行研究的。它不同于施工企业管理学、建筑施工组织学或建筑技术经济学等学科,后者都是从微观角度对建筑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只涉及建筑经济的某一个局部问题。施工企业管理学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问题,以便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建筑施工组织学仅研究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这一问题,以便好、快、省、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筑技术经济学则限于对建筑技术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最佳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基本建设经济学是与建筑经济学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涉及基本建设的整个过程,除了有关投资的各种问题之外,也从建设的角度讨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经济问题。
图书《建筑经济学》作者: 希勒
译者: 郝建新
副标题: Building Economics Four Edition
ISBN: 9787310025497
页数: 652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定价: 75.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08
简介 ······
本书是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工程造价译丛之一。虽然本书以英国的建筑业为背景,但其总结的一些建筑业的经济活动规律在各个国家具有普遍的共性,特别是在诸如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一些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非常具体、实用,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我们探索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我们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合理调度资源,节约消耗,并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