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吊诡”,本作“吊诡”,又可写为"吊诡(港台用字)"。意思是奇异,怪异;趋异。语出《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唐朝陆德明释文:“吊,如字;又音的,至也;诡,异也。”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上》:“上下千馀年间,岂乏索隐吊诡之徒,趋异厌常之辈。”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王李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病在飜新吊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

到了现代,“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近些年“吊诡”也频频出现在大陆的一些文章和报道中,“吊诡的是”这样的说法非常常见。但其含义,则多为“奇怪、诡异、不可思议”的意思。如:十分吊诡的是,面对死亡的勇气会释放出生存的能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