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乡
1、河北省赵县谢庄乡基本概况
谢庄镇隶属于河北省赵县,以其驻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谢庄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谢庄乡。面积78.5平方千米,人口69714人。乡政府驻谢庄村,邮编051530。辖谢庄、大东平、小东平、大寺庄、安家庄、诰家庄、小郝庄、大郝庄、董庄、圪塔头、南龙化、北龙化、各南、林子、常信一村、常信二村、东姚家庄、北中马、马庄、南中马、田庄、东王庄、大马圈、孙家庄,共24个行政村。
经济建设
谢庄乡以梨果经济为特色,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的发展思路,实施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了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梨果种植为龙头,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为补充的“龙”型梨果经济链,围绕梨果产业发展果品冷藏、汽车运输,包装制品,梨果深加工,造纸、机械制造等产业链已经形成。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00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375万元,乡镇企业产值42630万元,利税645万元。
谢庄乡以发展统揽全局,乡城经济得以良好的发展。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重点实施了梨果品种改造和加强了精晶梨园的建设口全乡果晶改良达到了4000多亩,保证了梨果的优质高效,初步形成了以传统的赵州雪花、鸭梨为基础,黄金、皇冠、鲜桃、李子为精晶,一年四季有水果,多色品种齐发展的梨果产业发展布局:二是针对梨果经济发展形势,以大郝庄为基地发展食用菌生产,以菌补梨。目前,该乡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1.2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探索了梨菇套种技术并已获得成功,种植面积已达直300多平方米,为梨区发展食用菌生产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2、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谢庄乡谢庄乡位于市区西北部17公里,东界蒲山镇,北临龙兴乡,西与安皋镇相接,南与王村、靳岗毗邻,属浅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的农业大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余亩,谢庄乡辖谢庄村、孙庄村、刘庄村、毛田村、姚庄村、凉水泉村、匡庄村、田营村、掘地坪村、徐庄村、小王沟村、康营村、水牛冲村、董营村、斋公庄村、大庙村、龚河村、叶湾村、王营村19个行政村,1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万人,多为汉族,还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兄弟民族。靳水路、靳小路横贯全乡,“村村能”四通八达,村村相连,正在建设的太澳高速纵穿全乡,是卧龙区西北部的交通枢纽。
谢庄乡原为掘地坪公社,1968年由掘地坪迁址于谢庄,1964年改建为乡。
镇区建成区面积0.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200人,商业门店190间,从业人员400人,年成交额1270万元以上。投资30万元的谢庄汽车站正在建设。
谢庄乡地势北高南低,以浅山丘陵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河沙等,其中磨山、塔子山、葫芦岗的花岗岩,总储量约为30多亿立方米,石质硬度6—7级,花色品种多,抛光面花纹清晰,色泽鲜艳,易于开发加工,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主要农副产品有日本甜柿、薄皮核桃、小辣椒、黑梨、金太阳杏、黑木耳等名优特产。
农业是谢庄乡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加快,特色农业异军突起。谢庄乡已发展日本甜柿连片种植2000余亩,薄皮核桃、小辣椒套种2510亩,是卧龙区主要的日本甜柿、薄皮核桃、小辣椒种植基地;投资20万元的黑木耳示范园一期工程已见效益;水产业网箱养殖为主,已发展100余箱。
在“农业奠基、工业兴乡”思路指导下,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乡镇企业已达11家,实现产值8100万元,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企业2家;粮食深加工企业—粮油加工厂,日可加工花生10吨,年税利80万元;花岗岩深加工企业—溆浦双龙石材公司卧龙采石场,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出口到日本;富民、瑞德花岗岩加工产销两旺。
谢庄乡历史文化丰富,主要有毛田“史家大院”、“三柏一顶岗”、“殷氏祖营”、磨山“玉皇庙”等古迹和遗址,其中“三柏一顶岗”、“殷氏祖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谢庄乡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其中堰塘库坝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宽广,既有利于农业灌溉,又是垂钓、旅游等休闲、娱乐的场所,杨树岗水库树林覆盖面积达80%,自然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紫山山清水秀,松林环绕、空气清新,这些都是城市居民节假日垂钓、旅游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