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者Q
剧情简介一个失败的父亲,一个沉湎于海洛因的妈妈,一个老被同学欺负的儿子和做鸡的女儿。一个被称为“拜访者Q” 的陌生人,这些人聚到了一起,演绎出一组色情和暴力的闹剧。

早泄无能的父亲,被虐成瘾的母亲,街头卖淫的女儿,倍受欺负而殴打母亲的男孩以及一个喜欢用石头袭击路人的青年上演一部荒诞怪异的电影。整部作品充满日本式se情与暴力。从开始的忍受到最后的爆发,片中人物的变态程度都可以说让人无法忍受。四个家庭人物与一位拜访者以黑色幽默式的演出对人的心理以及对社会进行强烈的抨击。其中人物性格的转变最为精彩,父亲在jian尸中结束早泄,母亲在喷射乳汁的时候找到自己,女儿在一顿殴打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和父亲一起暧昧的在母亲的乳汁下陶醉。父亲嫖女儿(女儿挣零花钱)。儿子因为学校被人欺负,就回家打母亲出气(不是一般的打,身上确实全是疤)。 可怜的母亲就磕药逃避(父亲因为在女儿那里有过了,当然不和她上床了)。 父亲是个电视台记者。一次和一女同事一起采访暴力虐待事件,中间就开始要强J那个女同事。后来在一山坡上最终杀死了她。并移尸自家后院。快乐的jian尸并和妻子(就是前面说的母亲)一起把尸体大卸八块。这时儿子和欺负他的同学一起回来了。父亲就顺势和母亲一起,把那些同学都杀了。 影片结尾,女儿从街头卖yin归来(刚被暴殴),推开自己房间的窗,看到后院里一个大垃圾袋里,母亲全裸着快乐的露出头,父亲正满足的吸奶, 于是,她也过去和老爸一起吸奶去了。
演职员详表导 演 Director: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编 剧 Writer:江良至 Itaru Era ....(as Era)
演 员 Actor:
远藤宪一 Kenichi Endo ....Kiyoshi Yamazaki/Father
内田春菊 Shungiku Uchida ....Keiko Yamazaki/Mother
铃木一功 Ikko Suzuki ....Sasaoka
渡边一志 Kazushi Watanabe ....The visitor
中原翔子 Shôko Nakahara ....Asako Murata
Fujiko ....Miki Yamazaki/Daughter
Jun Mutô ....Takuya Yamazaki/Son
制作人 Produced by:
Reiko Arakawa ....producer
Hisanori Endô ....executive producer
Seiichiro Kobayashi ....producer
Susumu Nakajima ....producer
Akira Saitô ....executive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远藤浩二 Kôji Endô
摄 影 Cinematography:山本英夫 Hideo Yamamoto
剪 辑 Film Editing:岛村泰司 Yasushi Shimamura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Yutaka Uki
对 白: 日语
评 分: IMDb评分7.1/10 ( 3011票 )
颜 色: 彩色 / 黑白
声 音: 立体声(Stereo)
分 级: 日本:R-18 新西兰:(禁映) 新西兰:R18 法国:-16 德国:18 美国:R 英国:18 加拿大:18+ 澳大利亚:R 新加坡:(禁映)
影片赏析一直以来,三池崇史恐怕是文艺bt电影小众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导演了,无论是《杀手阿一》还是《切肤之爱》,其创造的视觉凌迟效果令无数其追随者疯狂,但我认为,三池崇史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类幽暗心理的梦魇化描述以及对于欲望的癫狂化解析。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我想到了一位伟大电影人-意大利的帕索里尼。因为在我看来,《拜访者q》与帕索里尼的《定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部影片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变态的喜剧,一个是平实的悲剧。可以看出,帕索里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他赋予了陌生人社会结构瓦解者的身份,而对于三池崇史来说,q却是社会结构的整合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对于三池崇史亦显的惊世骇俗的影像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影片中家庭成员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结构来分析,父亲/女儿,母亲/儿子。对于父亲来说,他的阳痿其实并不是某种器质性的障碍,而是由于女上司的权力压迫造成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由符号组成的,而阳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符号,因此,社会其实是以阳具符号为主导的,而男性就自然而然成为社会权力的把持着,而女性因为失去阳具,无法符号化,只能屈从于符号。但是,影片中上司的女性强权打破了这一符号结构,他实际上构成了对于影片中父亲的符号化的阳具阉割,这种阉割造成了父亲的阳痿,而阳痿又强化了这种阉割效果。在影片开始部分,这种阉割还是不完全的,但当父亲与女儿发生性行为,并被女儿斥为阳痿者和无能的人时,这种阉割完全化了,并拥有了某种仪式化的审判作用。在人的潜意识中,女儿/父亲,儿子/母亲实际上各自是对方的原始欲望对象,用拉康的话说,存在着一种想象乱伦,无论是对于女儿还是父亲来说,对方都扮演着一种原初性伴侣的角色。因此,这种对于原初性对象的审判,构成了对父亲阳具的完全阉割。在这之后,影片中的父亲失去了符号阳具,成为无法符号化的女性。影片中父亲毫不反抗的被小流氓将话筒插入屁眼,就是父亲对于自身符号性质女性身份的认同。
在另一个结构关系母亲/儿子中,儿子对母亲的殴打行为表面上虽然是同学对自己侮辱而发泄到母亲身上的结果。而实际上,这是儿子阳具不断成长的结果。我们知道,父亲实际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符号。人们用“菲勒斯”这个词来象征法权和父权以及语言,而此时,“菲勒斯”一词只是一个没有所指的能指,父亲的真实形象在这里是缺失的。而这种父权法权的基础其实是阳具,也就是说,谁拥有了阳具,谁就拥有了父权。父亲的阳痿,造成了其符号阳具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了父权的丧失。因此,儿子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父亲,他对于屈从于符号阳具的母亲来说,当然就具有了权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符号系统混乱的家庭,因此,拜访者q的到来实际上是矫正了这个家庭的符号结构。首先,他激励父亲,杀死女上司,使父亲对女上司实施了奸尸。再次,他引诱母亲,使其进行自慰。最后,他殴打女儿,使女儿回归家庭。通过以上三种看似变态的行为,他其实上是对这个家庭进行了某种欲望诊疗,达到了符号系统重构,阳具符号再次树立的效果。因此,在影片结尾,从全家成员对于儿子同学的屠杀中,可以看出这个家庭随着符号系统的正常化,再次获得了符号世界的话语权。
幕后花絮两年前深作欣二用毕生精力谱写的[大逃杀]曾预言了青少年失控的危机,今天的[大逃杀2]再度掀起了全球杀戮游戏的热潮。面对此种征兆,即有人认为它给社会敲醒了警钟,也有人觉得此种影像是对青少年的教唆,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但青少年犯罪何止仅存“大逃杀”,近年来此问题的蒸蒸日上令日本社会胆战心惊。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导火索?前不久在日本上映的[右手之眠],虽然争议颇多,却通过一个黑暗绝望的家庭把矛头指向了犯罪根源。
此片曾参展去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尽管片中的人物病态到不可理喻,却是电影人对现实社会的针贬实弊。影片中,男人身为画家右手却不能动弹,妻子虽然是心理医生却困惑于自己的心理障碍,儿子有看穿别人思想的特异功能,小姨则是又聋又哑。一个典型的黑暗家庭,直到小儿子的出生才出现了一线转机。角色间的关系是荒诞混乱的,但这并非导演故弄玄虚,而是他想借此影像传达先知控诉根源。它是一部叫人凄凉、迷罪、慌乱的家庭寓言,更是对日本当今疲倦、麻痹社会的深思。
其实在此片之前,更有一部令观众不安的影像,他就是三池崇史的[造访者Q]。三池崇史通过父亲、母亲、儿子、女人四个家庭成员与不请自来的造访者Q的荒诞联系,以黑色的口吻描绘了一个家庭的破裂。
展现家庭暴力,三池崇史近乎夸张的影像映射日本社会的人心惶惶。有趣的是,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cult片鼻祖[粉红色的火烈鸟]讲得也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这部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淫秽最恶心的地下电影”曾令许多正统影评家跌破了眼镜,也和三池崇史不谋而合。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家庭的崩溃预示了社会的不安,于是惶恐的社会很容易被毒品、色情、暴力充斥。当然,经济问题也是根源之一,泡沫经济的瓦解使日本社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造访者Q]中的“父亲”就是受害人之一,生活压力和事业上的失败几乎使他精神崩溃,使他不能继续扮演父亲的角色。“儿子”对母亲的暴力行为来自长期受到同学的欺辱。“姐姐”的援助交际行为正是当下日本年轻人颇为流行的及时享乐颓废思想。“母亲”虽然每天努力尽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却不得不通过毒品、性交易来缓解精神寂寞。这样的个体组成的麻木家庭只能机械的维持着,可能只剩“母亲”还存有着一点儿对幸福家庭的渴望。我分明记影片最后她和父亲儿子一起“割大锯”(截肢尸体)时的神情是暧昧而甜蜜的。
母亲的扮演者内田春菊是日本著名的地下漫画家。她接拍这个麻木不仁角色可是让其它女演员望而生畏的,其大胆的高难度表演足以挑战色情电影。84年她开始从事漫画创作,在小说剧本领域都能找到她的身影。代表作有《水的故事》《合上双眼抱紧我》等,其作品《阿南的小情人》曾改编成电视剧。她的行为使人想起[东京奏鸣曲]中想成为小说家的洋子。洋子在夜总会上班,闲余时间创作小说,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在日本这类女性小说家被称为“无赖派作家”。吸引读者的不仅是她们的作品,还有她们的行为。拜访者Q的扮演者渡边一志,23岁时曾自编自导自演公路电影[19]。参展各国际电影节并受到好评,曾广泛引起了国外的注目。此片在多伦多电影节展映时被同样正在参展的三池崇史看中,遂请他来扮演Q先生这个角色。
这部影片是日本一家小公司的一个电影计划:当时请了六位导演拿DV各拍一片,原计划就是直接投放录像带市场,不过本片还是在少数影院作了放映。后来更是出国参加了不少影展。无法想象它以大屏幕展现时的场景,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尴尬,还有演员的尴尬。据说在参加新西兰一个影展时还曾激怒了当地电影组织而被勒令撤换。数不清这是三池崇史与编剧江良至、摄影山本英夫的第几次合作了。此三人多年以来以独特的视角、怪诞的思想、黑色的笔调调侃现实社会,从黑帮题材到日本移民,从暴力到歇斯底里,从黑色幽默到绝望无助。
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病态影片在日本横空出世。接二连三的“大逃杀”,虐待残忍到晕倒的地下电影“豚鼠”,偷窥恋足等一系列心理变态。而这些不堪入目的镜头却是被扭曲心灵的真实写照,三池崇史、望月六郎等导演的无奈影像是来自日本社会的恐慌。
这种恐慌是连绵不绝的,家庭的溃烂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家庭崩溃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综合症,严重困扰着日本市民,更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噩梦。忘不掉[人造天堂]中那对少年兄妹苦撑支离破碎家庭时的冰冷绝望眼神,[大逃杀]里的中学生七原秋也总是逃不出父亲悬粱自尽的阴影,柴崎幸饰演的女杀手光子的凶残冷血也是因在一个虐待狂继父骚扰的家庭中长大。在sabu2001年的[驾驶]中,堤真一扮演的朝仓每天都受到在头痛和精神萎靡的困扰中,经剧情透露才得之:他10岁的时候父母就因经济破产而自杀身亡。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身心自然都不能够健康的发育,可日本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笼罩在家庭破碎、家庭暴力的阴影中。
在如此现状中,无奈的日本青少年只甘堕落。他们自暴自弃,对生命赋以玩笑姿态。于是校园也被毒品、金钱、性交易等丑恶现象腐蚀。相信大家还记得[涉谷24小时]中游走于涉谷街头的中学生,原田真人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女中学生的某种人生态度。她们对待金钱、援助交际、乃至流产出奇的冷静令人咋舌。就象片中少女的对话:“活着就是享受,20岁之前趁着年轻多赚点钱,结婚之后就不能做了。”2000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石冈正人的[池袋色情男女]则更是露骨。石冈正人以前曾从事过AV拍摄,对此间的酸痛甚有感触,于是[池]片理所当然成了一部反映AV女郎、援助交际学生妹的血泪史。同年温子园的[循环自杀]中的女生集体跳楼、集体碰轨自杀事件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日本年轻一代消极着、疲倦着、追求感官刺激着。行定勋的[GO!大暴走]中有这样一幕血淋淋的描述:中学生把尖刀插入同学的喉管,他望着伤口渗出的滚热鲜血而逐渐虚弱的同伴,眼角流露出的却是“羞涩”、“高傲”“轻视”的神态。甚至不带一点歉意,可这个杀人事件仅仅由于相互间的一点小纠纷。今年洼冢洋介的[凶气之樱],就是发生在日益混乱的涉谷街头,热血理想青年面对诸如[大逃杀]中那些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成年人,自发组织联盟以暴制暴,对付盘踞在街头的流氓地痞,用铁拳制止随处可见的暴力事件。
就像影片中所指出的那样,家庭崩溃成了当今日本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而现实中的日本却不尽人意。中年人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过度的疲倦使他们无力济身于子女的问题。而近年来的经济衰退更是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躁动。因社会充满了恐慌和混乱,大批量的成人暴力、色情影视书刊袭卷街头,一些消极的颓废思想更是弥漫了校园。被这种环境熏染的青少年怎能不叫人担心呢?于是,一部分中年人对年轻人失去了信心,缺乏对他们的信任,两代人的关系也愈渐僵化,甚至发生深作欣二预言到的“青少年失控事件”。那么,邻邦之国的我们呢,我们是否做得更好呢,我们务必要以此为戒,给下一代创造健康安定的成长环境,从个体做起,从家庭做起。
这些都是噩梦,就象三池崇史的回忆。他说:“我小时候,有三个噩梦一直困扰着我。其中一个是:我在一间圆形的房间里骑脚踏车,可是一直走不出这个房间。突然之间,天花板开始下沉,在它眼看要掉下来的时候,我才找到了一扇小窗户,并迅速的跑了出去。窗户外边,站着我的父亲,我从他的眼神看得出他希望我被天花板压扁。”
原声音乐歌名:the lark
中文歌词:
无边无垠的大海
一眼望不到边
浪花此起彼伏
扬起小小的泡沫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它们随风漂动,它们相撞融合
最终随风流逝
它们出现、消失……
直至融入海洋
不知为什么
不知为什么
就像我们一样
我会想所有的事
当你赤裸裸地看海
我会想所有的事
当你抬头仰望天空
我们应该保持距离,沉默不语
就这样静静地等待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