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老国音,中国国语运动中,1913年“读音统一会”议定的汉语标准音。后被新国音取代。

音系

在北京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母[ʋ](ㄪ)、疑母洪音[ŋ](ㄫ)和细音[ɲ](ㄬ),区分尖团音,保留入声(采用南京话的入声形式),这些语音特征普遍存在于中国南方诸语中。

推行

限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和认识,未能很好地推广,后被新国音(纯粹的北京音系,即现在的普通话音系)取代。之后对于老国音产生了种种误解,如“杂糅古今南北是无法推广的”,甚至出现了“只有赵元任一个人会说”的言论。事实上,现在南方各地一些中老年人说的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就接近老国音。而他们没有接触过老国音,只是在学习普通话时无意地把方音带了进去。

反思

老国音以北京音系为基础,还顾及南方各地语音,由此能和中古音形成更为严整的对应关系;而新国音使用纯粹的北京音系,仅顾及华北地区的汉语,恰恰这一地区的汉语变异得离中古汉语最远。进入21世纪后,保卫南方诸语(官方称为“方言”)的呼声此起彼伏,这与逐渐认清汉语发展轨迹的民众对普通话音系的先天缺陷的不满也有一定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