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光亮樱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虹光亮樱蛤
彩虹明樱蛤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虹光亮樱蛤

【中文俗名】彩虹明樱蛤、彩虹樱蛤、梅蛤、扁蛤、海瓜子

【拉丁学名】Moerella iridescens

【命名者】 Benson, 1842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樱蛤科

外形特征

虹光亮樱蛤
虹光亮樱蛤

贝壳长卵形,壳质薄脆。一般壳长l~2厘米。前端圆,后端背缘斜向后腹方呈截形。壳表面平滑,生长纹细密,无放射肋。壳表白带粉红色。绞齿盘有主齿和前后侧齿。韧带筒状。水管发达,水管下有十字形肌肉。套线湾非常深。壳不太相等。 两壳多相等,壳蚀简单,壳形较长,壳顶多不太突出,多有外套弯。前后两端或一端张开。壳长18-21毫米。

分布范围大洋洲、菲律宾、日本和我国的南北沿岸均有分布。舟山诸岛均有栖息,以岱山、定海的马目等地出产最负盛名。台湾分布 台北,台南市安平

习性环境栖息在中低潮带泥沙质,浅海沙底。滩涂中。4~9月份为采捕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