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2.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

3.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一种。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补充: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时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经过进士科考入仕是一种荣誉,但是考试特别难,它只是统治者笼络读书人的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