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圣友寺阿拉伯文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泉州圣友寺阿拉伯文碑

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阿拉伯文碑刻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圣友寺寺门楼北墙壁中。始建于11世纪初,14世纪初重修。碑由两条花岗岩石板雕琢而成,每条石板长535厘米、宽35厘米,浮雕两行“三一体”阿拉伯文。译文为:“此地人们的第一座礼拜寺,是这座受祝福的寺。它被称为最古老悠久的寺,公共聚礼之寺,号称艾苏哈卜寺(Masjid al-Ashab,译名‘圣友寺’)。它建于希吉来历400年(1009~1010)。300余年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著名的哈吉·鲁肯·设拉齐(a1-Hajj Rukn al-Shirazi)修复并更新了它,建筑了这座高耸的拱、高大的门廊、庄严的门和这个新的窗户,于希吉来历710年(1310~1311)竣工。重修者此举系为求得至高无上安拉的喜悦,愿安拉宽恕他和那些以穆罕默德及其家属的名义帮助过他的人。”碑文于1911年首先被瑞士学者白参(Mar Van Berchem)译成法文公布于世。这方阿拉伯文纪念碑是最古的寺史见证。也是中国有关清真寺历史记载最古的阿拉伯文碑刻之一。碑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和建筑状况,对于研究泉州伊斯兰建筑艺术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