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RAID级别主要细分如下:

Raid0:在若干磁盘上加载数据,没有奇偶性,没有冗余。比如两块硬盘做raid0,虚拟成一个硬盘,容量为两块硬盘容量之和.这是最常用的方案。

RAID1:运用磁盘映射也叫磁盘双工的方式,把数据写入各自硬盘相同的分区内,这样创建了一种自动备份,容量为两块硬盘容量之和的一半。存储成本较为昂贵。

RAID2:使用错误检查方式在若干磁盘上写入数据。

RAID3:每次加载1bit数据,有一个专门的奇偶驱动器

RAID4:每次加载一部分数据,有一个专门的奇偶驱动器.

RAID5:在若干磁盘上加载数据和奇偶性.

RAID3--6的级别数据安全性是不断提升的,同时存储成本也是不断提高,存储性能却有所降低,或者大幅度降低,因此目前来说实用性不是很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