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坝上草原

张北坝上草原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以北,曾经是清帝秋游巡猎的地方。这里空气纯净,污染极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原。
夏季的草原上天气凉爽,繁花遍野,白云飘飘,这时是游览草原风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住在风味独特的蒙古包中,也可以自带帐篷。
这里生态系统完整,有“沙平草远望不尽”、“风吹白草天无际”、“深草卧羊马”之咏。
绿草、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驼铃声声、百鸟欢歌、蒙古包、奶茶、手把肉、羊肉蘑菇汤、莜面窝窝香,一派塞外草原风情。
张北县,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为坝上第一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张北县城古有“坝上重镇”之称。
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张北县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格局。主里平畴千里,绿林纵横,莜麦、杂豆、亚麻、马铃薯、蔬菜、甜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这里草原广阔,水草丰美,“张北马”“西蒙达尔牛”“河北细毛羊”久负胜名。这里多业并举,以皮毛皮革、肉食、制糖、酿酒、酵母、粮油、服装、鞋帽、机械、建材为主的加工业初具规模,是名符其实的牲畜、皮毛集散地和服务京津的副食品基地。
张北县物华天实,地下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建材和化工企业发展到40多家。蔡家营铅锌矿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外商投资1.3亿美元,属河北省大型涉外项目。以硅藻土为原料生产的耐火保温材料居国内领先水平。
张北县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是极富特色的旅游避署胜地。元中都遗址、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湖等旅游景点吸引着海内外游客。[1]
张北坝上秋光无限
坝上是指北京北部、内蒙古高原最南端的区域,包括张家口坝上的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四县,承德坝上的丰宁、围场两县,总面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坝上地形为丘岭、平原,东南高、西北底;河网密布,水淖丰富。坝上草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1200米一1400米之间,沿坝有许多关口和山峰,最高在海拔二千五百米以上。气侯:坝上届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多风、干旱是坝上最明显的特征。坝上年均气温1—2℃,无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坝上河流多为内流河,季节性强,经常干涸。雨季山洪、河流聚到一处,形成“淖”,最大的淖在尚义、张北境内,称“察汗淖、安固里淖”。最大的外流河是滦河,发源于丰宁、流经沽源称“闪电河”,经蓝旗称“上都河”,人多伦后复经丰宁、围场向南称“滦河”。淖和水库坝上天然淖、水库多达上百个,较大的有尚义的察汗淖、张北的安固里淖、黄盖淖,沽源的闪电河水库、丰宁的湿地,围场的月亮湖、将军泡子。这些水域里都生长有天然鱼,以鲫鱼、鲤鱼为多,水库和淖周围多是湿地,水草丰美,天鹅、地鹊多见。
坝上草原是典型的干旱型草原,当地人叫草滩。草原旱禾草居多,草层高度为15—40厘米。这类草原占坝上草原大部分。草甸草原是草原中最好一类,主要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约30一60厘米,有各种野花盛开其间。沽源的五花草甸、闪电河畔、察北牧场,围场的大部分地区,丰宁大滩部分地区多见这类草原。
森林:坝上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围场塞罕坝一带、沽源东南部、丰宁沿坝一带。天然林多以白桦、山杨、杏林为主;灌木林有白榆、小红柳、沙杞柳、柠条等;人工林坝上东部以松树为主,西部以杨树为主。覆被率从8%一12%不等,尤其是围场已达30%到70%以上,是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这里生态环境较好。西部一般是荒漠特征,人工林较多。坝上树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北京周边生态环境。
坝上交通便捷。出北京上坝进草原,必经“四口”:东部从北京出喜峰口上围场,全程380多公里;向西是出北京经古北口通丰宁。张家口北部经207国道到张北,从北京经居庸关出独石口上沽源往蓝旗。这四条公路的刍形早在元、清时,皇家游猎时就形成了,当时称为四条“御道”。
走京拉高速,在张家口北上,进张北县,从县城往东约五十公里即到桦皮岭(当地人称塞外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