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作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溶菌作用 bacteriolysis

[1]由细菌所免疫的动物体液中存在的抗体,在补体存在下破坏相应细菌菌体的现象称为溶菌作用。1894年R.F.J.Pfeiffer发现,如果在经痢疾菌免疫的豚鼠腹腔内注射痢疾菌,则该细菌发生特异的裂解,并已将这种作用用于细菌鉴定中(Pfeiffer现象或Pfeiffer溶菌现象)。如加入健康动物的新鲜血清作为补体,则溶菌现象也可在试管中发生。此称为Neisser-Wechsberg试管溶菌反应。

[2]指由于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形成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这种酶可使细菌细胞裂解,此现象亦称为溶菌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