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发草

穗发草
种中文名:穗发草
种拉丁名:Deschampsia koelerioides Regel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发草属
属拉丁名:Deschampsia
.
.............更多图片: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木。秆直立,密丛生,高20—30cm.叶鞘光滑,叶舌长5mm,叶片扁平。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长2一8cm,小穗棕紫色,有光泽,通常含2花,二颖膜质,近等长,第一颖具1脉,第二颖具3脉,外稃膜质,具3脉,先端啮蚀状,下部(1/3—1/4)处伸出一劲直的约与稃体等长或稍长的芒,花药通常紫色,长2—2.5mm;花丝细丝状,长达3.5mm(图15)。染色体:2n=26。
地理分布:穗发草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国外在蒙古,中亚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态特征:特性穗发草为多年生寒中生密丛型下繁禾草,高寒草甸的伴生种。适宜寒冷湿润的高山气候,生于松软、潮湿,地表覆盖10—20cm生草层的高山草甸土上。据调查在伊犁地区海拔3200—3400m的高山带,它常伴生于以高山早熟禾(Poaalpina)、西伯利亚羽衣草(Alchemillasibirica)、天山羽衣草(A.Tianschanica)、黑花苔草(Carexmelanantha)、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蓝苞葱(Alliumatrosanguineum)、山地糙苏(phlomisoreophila)等寒中生小丛禾草,小莎草,小杂类草为建群种组成的高寒草甸不同的草地型中,群落中经常与它一起伴生的还有高山黄花茅(Anthoxanthumalpinum)、高山梯牧草(phleumalpinum)、高山紫菀(Asteralpinus)、高山龙胆(Gentianaalgida),喉花草(Comastomapulmjonaria)、宽瓣毛茛(Ranunculusalberti)等。这些类型的草地所处高山带气候冷湿,年均气温<—2℃,年降水量>700mm,所以植被低矮,盖度为60—90%,一般草质优良,适口性好,耐牧性强,而且水源丰富,无蚊蝇,是优良的夏牧场,但利用期短,仅100天左有。在阿尔泰山穗发草也作为伴生种出现于海拔2600m以上的高寒草甸草地中。穗发草通常于5月下旬返青,6月抽穗,7月小下旬开花,8月初结实,9月下旬枯黄。
饲用价值:穗发草叶量丰富,据测定茎叶穗比为17.2:69:13.8,草质柔软,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尤其绵羊,牦羊、马最喜食。据分析粗蛋白质含量在禾本科牧草中居中上等,粗纤维含量较低( )。所含氨基酸种类较丰富( )。再生性强,耐践踏,是放牧利用的优良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