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隧道

乌鞘岭隧道
乌鞘岭特长隧道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20.05公里。于2006年8月23日上午实现双线开通,兰新铁路兰武段(兰州西至武威南)新增二线铁路全面建成,欧亚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至乌鲁木齐3651公里间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隧道长20050m,隧道出口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200m的曲线上,右、左缓和曲线伸入隧道分别为68.84m及127.29m,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

线间距40m,两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高0.56~0.73m,洞身最大埋深1100m左右。隧道左、右线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右线隧道先期开通。隧道辅助坑道共计15座,其中斜井13座,竖井1座,横洞1座。
乌鞘岭隧道地层岩性复杂,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岩类均有,且以沉积岩为主,其分布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及三叠系沉积岩、志留系、奥陶系变质岩,并伴有加里东晚期闪长岩侵入体。隧道横穿祁连褶皱系的北祁连伏地褶皱带和走廊过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 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不良地质为有害气体,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岩。隧道预计最大涌水量为9621.81m ,施工中可能发生围岩失稳,突然涌水涌泥、岩爆、热害、含煤层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情况。隧道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洞身不同的地质情况和特殊施工环境,设计了各型衬砌结构类型供施工选用,针对性较强。结构安全度根据有关单位的意见,相对一般结构设计留有较多的余地。
乌鞘岭共8个施工单位参与施工,分别为中铁一、二、五、隧道局和中铁十二、十六、十七、十八局,各单位对该隧道的施工相当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隧道的施工现状反映了中国现在钻爆法施工的真实情况。
乌鞘岭隧道“咽喉”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F7断层于2005年3月18日顺利贯通。2006年8月23日上午实现双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