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津川

(1895-1928) 又名方淦,曾用名孙竞川、孙继生。安徽寿县人。孙津川在11 岁时进南京洋炮台当童工。满师后,来上海进大中华纱厂(今国棉八厂)、兴发机器厂做工。后因替一工伤工人打抱不平而被兴发机器厂开除。民国12年(1923年)春进上海铁路吴淞机厂当钳工。民国14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铁路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派彭干臣、王警东到吴淞机厂筹建铁路工会。孙津川被选为厂工会筹委会委员。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担任吴淞机厂党支部书记,并成为大革命风暴中沪宁、 沪杭甬铁路工作运动的杰出领袖。民国15年10月10日,全国铁路总工会在上海召开代表大会,孙津川、蔡景海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党组织号召工人阶级支援北伐军和打倒军阀的指示。10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举行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孙津川遵照区委关于“破坏沪宁铁路,断绝交通三天”的指示,组织铁路工人兵分两路,一路破坏沪宁线镇江高资间路段路轨,致使军阀孙传芳的一列军用列车出轨翻倒;一路破坏淞沪线张华浜路段路轨,使吴淞机厂英人厂长毛尔维乘的牵引车到张华浜附近也翻了车。孙津川领导工人胜利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断绝交通三天”的任务。民国16年2月21日, 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举行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吴淞机厂党支部的任务是探清沪宁线敌情和破坏铁路。孙津川派党员步行去苏州侦察,伺机行动,因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终止了活动。同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在起义中,孙津川带领铁路工人在南京起义,他身先士卒,头上的礼帽被子弹打穿毫不理会,继续作战。民国17年3月,孙津川任南京市委书记期间,遭国民党特务逮捕,10月6日在南京雨花台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