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尔毒雾"
在比利时的佛兰德省,有一座名叫伊普尔的城镇,城镇的西南有一块高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联军占据了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地.因此德军发动了多次的猛烈攻势,包括用大炮狂轰滥炸,组织大兵团冲击等,都未能奏效.
1915年4月22日下午,德军的大炮又向高地轰击.联军官兵立即跳入战壕,像往常一样,予以有力的回击.90分钟后,德军的炮击停止了,有的士兵打喷嚏,,有的咳嗽,有的流眼泪,有的鼻子,喉咙发痒,有的兼有这些症状.还有许多官兵直叫胸闷,并很快倒在阵地上.阵地上一片忙乱.
就在这时,德军发起了疯狂的反攻.联军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毫无抵抗力,防线崩溃了.原来,德军使用了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化学毒气--氯气.这次"毒袭"的发明者是德国化学家费里茨.哈伯.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林规模地使用化学武器.
费里茨.哈伯曾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大学和柏林大学当过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他曾发明氨的空气合成法,为以后的固定氮工业和氮肥工业奠定了基础.为此,他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他鼓动德军总参谋部实施了使用化学氯气的作战方案,命令士兵在600米长的前线阵地上,每隔40米就构筑一个土台,并在土台上埋没了40个装有氯气的钢瓶.
1915年4月22日下午,微风从德军阵地吹向高地.借着风势,德军把毒气放到联军阵地,这就是著名的"伊普尔毒雾".在这次毒袭中,仅英法联军就有1.5万人中毒,5000人丧生.正是氯气开创了将化学毒物作为武器用于战争的先例.